(寶雞新聞網 黨曉磊)民政為民,民政愛民。2022年以來,全市民政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緊緊圍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的“十項重點任務”,認真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有效應對疫情影響,扎實履行“三基”職責,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陳倉區鄉鎮服務能力建設入選全國基層治理創新典型案例,高新區被確定為第三批省級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6個村(社區)入選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公示名單,5個村獲評全省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村。先后榮獲全國社會救助先進單位、全省民政政策理論研究優秀組織獎、全市政務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等殊榮。以優異成績向群眾交出了一份有厚度、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增進民生福祉 基本民生底線兜實兜牢
2022年以來,寶雞民政系統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在兜牢底線中保民生,紓難解困中暖民心。

聚焦精準高效,社會救助服務持續優化。全省率先出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細則》《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費和照料護理費使用支出的指導意見》,首家規范低保金核算辦法,推行36種重大疾病“先行救助”,3562名群眾“足不出戶”申請了救助,發放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各類救助補助資金8.1億元、惠及14.37萬困難群眾。開展“喜迎二十大?救助暖民心”行動,走訪摸排36785人次,慰問困難群眾1406人次,新增低保邊緣家庭4325戶16306人,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被《中國民政》刊載。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集中托養農村特困精神障礙患者97名,為2367戶特殊困難群眾提供了入戶核查、改善居住環境等服務。開展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審計發現問題專項治理,出臺了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孤兒基本生活費等6個資金管理辦法,完善了救助資金長效監管機制,社會救助資金使用更加規范。
突出質效并舉,養老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以市政府名義修訂印發了《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制定了《關于推進養老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了檢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形成了完備的建設運營、監督管理政策體系,民政領域打擊整治養老服務詐騙專項行動經驗做法在全省做了交流。新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4所,累計達到182所、覆蓋率為95.28%,60所委托社會力量運營管理,18所通過餐補的形式為12262人(次)老年人提供了助餐、送餐服務。改造提升敬老院12所,為1531戶經濟困難老人進行了家庭適老化改造,為1141所農村互助幸福院發放以獎代補資金539萬元。舉辦“線上+線下”養老護理員培訓12次、受訓5000余人次。
勠力同心共建 社區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2022年以來,寶雞民政系統積極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全力助推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創新開展 “四型社區”創建,牽頭推進“幸福型”社區建設,出臺了《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的實施意見》,建成投用了市級智慧社區管理服務系統,新招錄社區專職工作人員467人,高新區智慧社區治理案例入編全國基層干部學習培訓教材。健全完善村(居)民議事、鄰里說事等民主協商制度,推廣“黨建+微治理”“社區+”“五微治理”做法,350個村完成了村委會規范化建設,854個村建立了協助政府工作事項清單,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實現了全覆蓋,金臺區“四個一”、眉縣“三個三”村級議事協商做法被《中國民政》《中國社會報》報道。創新開展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五大行動”,933個社會組織投入鄉村振興幫扶款物服務7471萬元、受益群眾34.5萬人。實施“五社聯動”助力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試點,新注冊志愿者萬余人,培育社區社會組織1512個,成立社區社會工作室108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堅持守正創新 社會服務持續優化
2022年以來,寶雞民政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做好普惠性民生建設,全面提高基本社會服務水平。

關愛特殊群體,社會福利體系更加健全。將1987名留守老年人信息錄入“金民工程”系統統一管理,2339名“愛心助老員”為留守老年人提供關愛服務18.5萬人次。完成了市兒童福利院網絡監管升級改造和基礎設施維修,建成市縣未保中心6個、鎮街未保站21個,為167名困難家庭大學新生、97名孤兒大學生發放福彩助學金197.67萬元,村居婦女和兒童工作委員會實現了全覆蓋,隴縣、千陽縣被列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評選對象。率先出臺《救助管理服務工作實施細則》,扎實開展“夏季送清涼”“寒冬送溫暖”行動,共救助3700余人,尋親成功79人。率先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數據部門間比對機制,補貼申請實現“全程網辦”,為11萬名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8435萬元。舉辦了首屆“公益福彩杯”福彩公益金資助項目攝影大賽暨寶雞福彩發展歷程圖片展,2022年1至11月份福利彩票銷量3.08億元、籌集公益金2772萬元。

探索建立行政區劃調整和地名命名專家論證制度,更新了《寶雞市行政區劃圖》,命名更名城市道路9條,拍攝地名宣傳微視頻30期,國家地名信息庫數據質量建設工作受到省民政廳通報表揚。率先全市整體性推進婚俗改革,亮化改造婚姻登記大廳5個,婚姻登記實現“市內通辦”“全省通辦”。建成投用全省首個市級城市公益性公墓,啟動了市區民族公益性公墓建設,新建農村公益性公墓13個,依法拆除活人墓20座、超標墓穴335座,市殯儀館改擴建項目正在進行土地征遷,即將開工。探索印發了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責任清單、政策清單,出臺了產業資金管理辦法,在38個社區設立了租賃服務網點,康復輔助器具綜合展示大廳投入運營,試點工作受到民政部肯定。
下一步,寶雞民政部門將繼續在民生保障、養老服務、基層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與廣大基層民政干部、城鄉社區(村)工作者和社會愛心人士一起,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把溫暖、情感和力量傾注到每一名民政服務對象身上,努力交出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答卷。
編輯:邱融融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