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和延宕反復的疫情沖擊,金臺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工作主線,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作為根本遵循,高效統籌“三件大事”,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團結帶領全區干部群眾穩大局、控疫情、保安全、護穩定,全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各項工作難中求成、出新出彩,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經濟發展量質同升

(我國首臺8000米自動化鉆機)
始終把穩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以高質量項目突破年活動為抓手,深入實施高質量發展“1239”行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堅持強工業,金河工業園金豐泰等20個項目建成投產,寶石機械首臺8000米自動化鉆機走出國門,合力叉車研發中心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戶、中小微企業1883戶。堅持擴投資,宏大照明等67個制造業項目加快建設,大型物流無人機等31個項目建成投產,新增產能50億元。堅持興三產,推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蝶變”升級,薈萃廣場、唐潮文化城加快招商,21棟商業樓宇新增入駐企業390戶,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6億元;加快文旅商體融合發展,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西府老街入選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預計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4.9億元。堅持創品牌,成功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建成紫草原智慧果蔬等4個特色農產品基地,蟠龍富民合作社躋身省級百強社,勝利村等7個村榮獲全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創建示范村。

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始終把項目招商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支撐,將力量向項目集中、精力向招商傾斜,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日益增強。總投資889.3億元的302個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建設任務,譽盛祥礦機設備等137個項目建成投產,項目數量和投資體量再創新高。精心謀劃包裝項目850個,城市燃氣管網更新等74個項目擠進中省盤子,汽車零部件標準化廠房等6個專項債項目獲批發債5.1億元,全年累計爭取中省市資金18.2億元,為區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聚力招大引強選優,光伏組件產業基地等123個項目落地開工,實現到位資金210.75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25.45%。
城鄉環境持續優化

(橫跨渭河的鈦谷大橋建成通車)
始終堅持新區開發與舊城提質并舉,功能完善與精細管理并重,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寶蟠路改造啟動建設,蟠高快線一標段加快推進,S222西過境線全線貫通。“三拆三改”成效顯著,龍豐片區征遷成為全市城中村改造“金臺樣板”,宏文路上都生態城等4個棚改項目建成投用,連續兩年榮獲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示范區。累計拆除“違臨廢”建筑物5.2萬平方米,新改建公廁25座,錦業府等5處游園、口袋公園“增彩延綠”,新增城市綠地8萬平方米。城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譚王路等13條水毀道路修復完工,更新維護曉光村等6個村飲水管網62.2公里,惠及群眾2.36萬人。連霍高速市政化改造進展順利,團結、鈦谷大橋竣工通車,北庵東街等8條“斷頭路”和背街小巷完成改造,群眾出行更加便捷。河(湖)長制、林長制全面落實,“一干四支一渠”水質穩定達標,渭河北坡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全面完工。省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建設富有成效,居民小區和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
惠民實事全面落實

(志愿者陪同高齡老人就診)
始終把惠民利民作為第一追求,全年民生支出19.8億元,市場改造提升等民生“十件實事”全面落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步伐加快,獲評國家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信息化管理試點縣區。金陵老年公寓開工建設,聯盟社區等3個養老設施建成投用。超大型社區完成優化拆分,新增行政東路等6個社區,金河尚居打造了全市“四型”社區建設新標桿,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中期評估成果受到國家民政部通報表彰。深入實施“保就業穩就業十大專項行動”,全省唯一、全市首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成開園。社會保障提標擴面,三級醫保經辦服務體系覆蓋全區,累計發放各類救助資金3673萬元。
行政效能顯著提升

(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為群眾辦理業務)
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專項行動,以能力作風提升年活動開局破題,深化“十比十查六治理”,專項整治“躺平式”干部,持續糾“四風”樹新風。不斷深化“12510”抓落實提效能等工作機制,領導干部帶頭一線包抓,部門下沉聯動落實,全面推行“揭榜掛帥”一線練兵,920多名黨員干部“揭榜掛帥”,主動到疫情防控、項目建設等急難險重崗位淬火錘煉。“互聯網+政務服務”持續深化,135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集中審批,2479件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全年為企業退稅減稅降費3.5億元,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755戶。《“五心服務金心辦”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參評全省“十大法治事件”,政務誠信工作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全力維護和諧穩定

(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堅決有力,系統推進“防輸入、早發現、強應急、提能力”,建立“提級指揮、區鎮(街)一體、專班運作、現場調度”等工作機制,堅決貫徹落實二十條和新十條,千方百計增加藥品供應、提高救治能力,60歲以上老人疫苗全程接種率達到95%以上,疫情防控實現有序過渡、平穩轉段。依法治區穩步推進,金河、蟠龍、臥龍寺司法所獲評全省“新時代六好司法所示范單位”。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動”獲得省政府領導批示肯定。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人數持續保持“雙降”,獲評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區,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2023年,金臺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市委全會部署,緊扣“一四五十”戰略,加快實施金臺高質量發展“1239”行動,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團結奮斗,實干爭先,持續深化自我革命,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譜寫金臺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堅定不移抓項目擴投資
堅持大抓項目、大抓招商、大抓環境工作導向,持續在項目謀劃、招引和建設上精準發力,推動項目數量、建設質量、投資總量“三量齊升”。超前謀劃項目,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科技創新、新能源、新基建等重點領域,超前謀劃儲備一批補短板延鏈條、帶消費擴就業、吸引民間投資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力推進項目,全面落實“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實行要素前置、并聯推進、容缺審批、拿地即開工,周督導、月調度、季觀摩,加快低效用地、閑置土地開發利用,將有限資源用在“刀刃”上。精準招引項目,緊盯“三個500強”、頭部企業、13條重點產業鏈等前沿領域,積極開展以商招商、節會招商、委托招商,努力引進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高的優質項目。
堅定不移抓新區促融合

(龍源工業園效果圖)
搶抓中心城區“北延”戰略機遇,立足新區科教、產業、生態“三城”定位,以產興城、以城聚產,加速人口、產業、資源聚集,全力打造高標準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積極推進新區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區交通“外循環”,配合做好寶雞北繞城高速建設保障工作,加快蟠高快線建設步伐,完成寶蟠路改造。加快龍源工業園特色食品、裝配式建筑、高端裝備制造、先進新材料、輸配電裝備制造等5個特色“園中園”建設,強化項目土地等要素保障,全年新建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加快“三村”棚改等5個人居項目建設,推動6個科教項目建設,加快新區總部經濟大樓建設,建成數字經濟產業園,全力打造人氣旺盛的現代化活力新城。
堅定不移抓工業強驅動

(金河工業園)
堅持以企促產、以產立園、以園興業,精準延鏈補鏈強鏈,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工業經濟穩產增效。全面落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強力推動金河工業園擴容提質,加快5個特色產業園集群式發展,積極推動福臨堡工業園建設,綜合管廊項目建成投用,優化新增建設用地1000畝,打造全市最大的叉車配套產業園。深入開展工業倍增和“百企技改”行動,實現年度規模和效益雙提升。加大“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對接力度,全年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等各類優質企業10戶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
堅定不移抓城建提品質

(龍豐片區改造)
搶抓副中心城市建設機遇,加快“西優”戰略實施,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治理,推動城市結構再優化、功能再完善、品質再提升。加快城市更新。堅持成片規劃和“拆改建”并舉,形成改造一個、更新一片、帶動全局的城市更新局面。完善城市功能。堅持疏堵結合、建管并重,加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全面提升城市服務水平。優化城市治理。全面推行“街長制”,實施“數字城管+網格巡查”模式,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縱深推進全域垃圾分類工作,打造高品質省級垃圾分類示范區。
堅定不移抓三產興業態

(盛世廣場夜景)
加快傳統商貿業改造升級,進一步優化城市商圈和消費結構,深化文旅商體融合,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大力培育樓宇經濟、數字經濟、文旅融合、金融服務、電子物流、會展服務“六大”發展引擎,不斷豐富現代服務業態。圍繞做大做強總部和樓宇經濟,培育一批“產值億元樓”和“千人就業樓”。加快現代服務業項目建設,實現消費熱點“引爆”效應。搶抓“消費回暖”機遇,積極開展網上年貨節、老字號嘉年華等促銷活動,大力發展直播經濟、假日經濟、夜間經濟,支持外貿企業穩步拓展市場,繼續保持全市領跑。聚焦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目標,同步推進都市旅游和全域旅游,持續完善旅游公共服務,加快景區提檔升級。以文化旅游“八個一”為抓手,積極推動“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整合完善,實現旅游資源串珠成鏈,持續放大旅游產業效應。
堅定不移抓民生促和諧

(金河鎮永利花海)
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對標“七有”目標,繼續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認真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扎實開展“百鎮千村萬戶美麗工程”,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提升公衛能力,主動適應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持續增強各級醫療機構接診能力,夯實基層基礎,補齊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短板,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發展社會事業,深入推進幼小銜接等3個省級創建和教育集團化辦學試點,依托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加快“四型社區”創建,扎實推進超大型社區優化拆分,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90%以上。強化社會治理,深化“八五”普法,提高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能力。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切實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深入開展信訪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持續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踏浪前行風正勁,勇立潮頭爭一流。新的一年,金臺區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樹牢“開局就要高點、起步就要爭先” 的奮進意識,把使命記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苦干實干快干、努力干一起干,奮力譜寫金臺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張欣 董夏雨)
編輯:邱融融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