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關中平原,乍暖還寒,但緊張而繁忙的春灌場面,卻隨處可見。當記者來到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第三村時,看到的是滴灌輸水帶直入田間、自走式移動微噴灌龍頭緩慢出水的有序場景。面對即將進入小麥返青拔節、決定產量的關鍵時刻,糧農們不敢怠慢,都在與時間賽跑,進行著緊張的春灌。
陳倉區是關中平原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去年秋播以來,因為沒有有效降水,全區降雨量較常年偏少近三成,氣溫起伏與持續干旱疊加,冬春連旱基本形成。

圖為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的麥田灌溉現場。新華社記者都紅剛攝
正在緊張指揮輸水灌溉的寶雞市陳倉區萬畝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恩強說,如果說去年12月初的冬灌決定了小麥能否扎根出苗,眼下的春灌則是小麥即將進入返青拔節期前最重要的生產環節。“春灌對小麥分蘗數量及分蘗后的成穗量異常關鍵。一年之計在于春,決定小麥畝產的關鍵時刻,就在眼前。”
面對著有可能日益加重的旱情,陳倉區匯集了水庫存水、渭河地表水、深井蓄水等各類水源,及時搶修了灌溉渠系,一場多年未見的抗旱保苗增產“戰役”,全面展開。

圖為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的麥田灌溉現場。新華社記者都紅剛攝
劉恩強說,眼前的這810畝小麥,在現代化灌溉設施覆蓋的田塊,我們就加足馬力,利用渠水微灌入苗;不在灌溉設施覆蓋范圍內的田塊,我們就敷設輸水帶,利用井水滴灌滋潤。“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確保每一棵麥苗都能及時飽嘗到汩汩清水,為茁壯生長打下堅實基礎。”
他說,慕儀鎮地處渭河北部坮塬地帶,保障每棵麥苗正常分蘗,盡最大可能增加畝穗數、穗粒數,穩定糧食畝產,是這里每戶糧農的不變傳統。“從冬春連旱到冬春連灌,農技人員通過指導我們調查苗情、墑情,在合理灌溉的同時科學追肥、鎮壓劃鋤,積極預防倒春寒和防治病蟲草,我們有了種好高產優質強筋小麥的底氣和信心。我們會努力讓慕儀塬上每塊麥田年年穩產、豐產、高產。”
陳倉區副區長楊利剛說,2023年陳倉全區夏糧播種面積38.05萬畝,由于沒有有效雨雪降水,全區存在受旱風險的小麥面積預計達16萬畝。“通過成立抗旱服務隊直入田間地頭,指導合作社采取有效灌溉舉措,農技人員包抓糧食流轉大戶等多種方式,抗旱保苗正在陳倉全面推進。”(新華社客戶端)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