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近日,陜西省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在寶雞舉行。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620家用人單位提供各類就業崗位近2萬個,應往屆職業院校學生1.2萬余人入場應聘,最終,3340人達成就業意向。
近年來,我國職業院校不斷擴招,畢業生也越來越多。然而,企業招工難、用工難問題和職業院校學生高質量就業難問題并存,如何破解這雙重矛盾成了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和學生共同面對的難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職業教育是教育領域與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地位相齊平的“三大基礎性教育”,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更為緊密,是解決地方技能人才嚴重短缺問題的最重要途徑。
實現職業院校學生高質量就業,政府要積極搭建平臺,推動校企對接,開展線下雙選會、招聘會等活動,積極為畢業生求職招聘創造便利條件。要強化政策、拓寬就業渠道,充分發揮“特崗教師”“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示范作用,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地區建功立業。要加強政策支持,鼓勵有能力的學生自主創業,多渠道促進就業。要通過推進普職融合,把職教高考制度建設為與普通高考平等的高考,這樣才能形成“崇尚技能,淡化學歷”的社會氛圍,解決我國人才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結構性失業問題。
實現職業院校學生高質量就業,學校要主動面向就業市場和產業需求,變被動的教學改革為適應市場的主動教學改革。要進一步強化校企、校政、校地合作,及時捕捉市場信息,面向市場、適應市場、服務市場,培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緊缺人才。發展職業教育的關鍵在于堅持就業導向和實踐能力培養,只有滿足社會需求、市場需求、企業需求,發展與技術進步、生產方式變革相適應的現代職業教育,才能輸送適合各產業發展的高素質人力資源,才能源源不斷地釋放“人才紅利”。
實現職業院校學生高質量就業,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摒棄用人唯經驗論、學歷論的觀念。尤其是技術類崗位,更要看重職業院校學生的技術實操性強的優點。選人時盲目追求學歷化,易造成受聘人員水平和能力與崗位不相適應,或人才浪費。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招錄、招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時,應遵循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規定,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錄用、聘用的重要條件,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為民營企業用人樹立良好榜樣。
實現職業院校學生高質量就業,學生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傍身。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是企業的急需人才,過硬的專業技術無疑是職業院校學生敲開就業大門的一塊“金磚”,這就要求學生在校時,除了要掌握本學科、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更要有專業技能的實踐能力。另外,要培養求職中的智慧和勇氣,這也是決定能否實現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結合,達到人職匹配的重要因素。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財富之源、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不僅關系到學生本人的利益、更關系到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認可度和我國“技能型社會”的建設。實現職業院校學生高質量就業,還需社會多方發力,共同創造公平就業環境,為職業院校學生打開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門。(寶雞新聞網評論員 宋秉琴)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