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新聞網 黃河)慎終追遠祭炎帝,尋根溯源拜神農。4月5日,由民進寶雞市委會、寶雞炎帝陵管委會、寶雞市張載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癸卯年清明恭祭華夏始祖神農炎帝典禮在寶雞炎帝陵舉行。來自全國30個省市的專家學者、民進會員、傳統文化愛好者等共500余人齊聚常羊山,表達慎終追遠的虔誠心意。


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寶雞是炎帝故里,也是姜炎文化的發祥地。相傳,寶雞地區的炎帝祭祀活動可追溯至黃帝時期,寶雞天臺山燒香臺遺址據說即是黃帝祭祀炎帝之處。《史記·封禪書》記載,早在戰國時期,秦靈公就在今寶雞一帶“作下畤,祭炎帝”,開創了官方祭祀炎帝的先例。2008年6月,寶雞炎帝祭典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天上午9時30分,典禮在擊鼓鳴鐘聲中正式開始,古樂悠悠,莊嚴肅穆。參加典禮的各界人士整肅衣冠、端身正意,一起向炎帝敬獻花籃、三牲、獻食、供果、五谷、酒茶等,并一一祭拜。在恭讀祭文后,全體人員向炎帝行三鞠躬禮,并瞻仰炎帝像,拜謁炎帝陵。據介紹,今年典禮的主題為“凝聚華夏兒女之心,做愛黨愛國的中國人”,活動還邀請寶雞周禮樂團現場奏樂并表演《樂舞告祭》,向參加祭典的各界人士展現華夏德音雅樂之美。

據民進寶雞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黃衛紅介紹,此次活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和民族凝聚力,邀請全國各地各界人士齊聚寶雞參加炎帝祭典,將進一步助力打響“炎帝故里,華人老家”的文化品牌,講好寶雞故事,提升寶雞知名度和影響力。

“這是我首次參加炎帝祭典,很有感觸。”前來參加活動的西安交通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馬治國教授長期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知識產權保護的研究。在接受寶雞新聞網記者采訪時,他表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源頭在炎黃,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源遠流長、延綿不斷,就因為我們有追宗祭祖的傳統,它是我們文化傳承最樸實的路徑和紐帶。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炎帝祭典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助于將炎帝文化有儀式、有程序地傳承下去,對于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寶雞故事都是一種絕佳的方式。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