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4日,寶雞秦腔博物館項目建設現(xiàn)場,施工人員在進行樓體加固和外立面裝飾。 陜西日報記者 李宛嶸攝
4月10日上午,記者在位于寶雞市渭濱區(qū)的寶雞秦腔博物館項目建設現(xiàn)場看到,施工現(xiàn)場圍擋干凈整潔,創(chuàng)文廣告醒目,施工人員佩戴安全帽正有序施工,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這個項目是夯實全市‘博物館之城’建設的創(chuàng)新之舉,于2022年8月底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1.47億元,總建設面積1.2萬平方米,其中博物館建筑面積4300平方米。”寶雞秦腔博物館項目專班工作負責人朱文格介紹。
馳名中外的秦腔藝術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也是首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保護和傳承項目。而盛行于寶雞等地的西府秦腔,更是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聽秦腔、唱秦腔一直是西府人非常熱衷的事情。”寶雞市戲曲劇院院長、寶雞秦腔博物館項目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邰凱豐說,秦聲秦韻以及秦腔文化的獨特魅力,都需要有一座專門的博物館對其進行全方位展示。
2020年6月,寶雞市文化和旅游局啟動了寶雞秦腔博物館項目建設計劃。2021年12月,寶雞市政府印發(fā)《關于加快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推進博物館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實施意見》,寶雞秦腔博物館等13座博物館被正式列入寶雞市“博物館之城”建設規(guī)劃,并順利入選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
寶雞秦腔博物館項目位于寶雞市圖書館舊址,包含外立面裝飾、樓體加固、消防工程改造、室內裝飾布展、室內小型秦腔演出劇場建設、院內小戲樓及景觀建設,通過對圖書館建筑內外進行綜合裝修和設計改造,建設秦腔藝術展示、秦腔藝術培訓、秦腔消費體驗等多個區(qū)域,同時配套建設立體停車庫等基礎設施。
“在圖書館舊址上進行改造建設,不僅能減少浪費,讓老建筑換新顏,還能夠盤活周邊的硬件資源,讓秦腔文化有了更有力的傳播載體。”寶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項目建設專班負責人巨水存說。
據(jù)了解,寶雞秦腔博物館分為秦腔藝術展示區(qū)和體驗培訓區(qū)。其中,二樓作為圖片資料、圖書手稿和音像資料展區(qū);三樓建設道具、戲服等戲曲實物展區(qū),場景還原展區(qū),皮影木偶展區(qū);四樓將建設藝術體驗區(qū),設置4個可容納20—50人的戲曲表演小舞臺。
朱文格告訴記者,項目設計主題是“繼承傳統(tǒng)面向未來”,希望通過對寶雞秦腔博物館及周邊的綜合設計與打造,為群眾提供一個傳統(tǒng)與時尚兼容、學術與文娛并蓄的活態(tài)化展館。在色彩選擇上以紅色為主,以黑白為輔,再配合其他色彩,更加醒目,且契合秦腔劇中對正義的詮釋。館內墻壁、裝飾等多應用戲曲臉譜。
據(jù)了解,項目預計于2024年初建成投運。屆時,這座集館、展、演、體驗互動等于一體的嶄新秦腔文化精品展館將“驚艷亮相”,成為展示寶雞城市文化的新窗口,并與周邊的民俗博物館、寶雞話劇團、寶雞大劇院等文化類場館共同形成新的文化網格,更好地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lián)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qū)
陜西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lián)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