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新聞網 周育華)走進岐山縣京寶康鑫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雙艷正在查看生豬養殖場廠房的擴建情況。今年31歲的陳雙艷一頭齊耳短發,盡顯干凈利落。

正在擴建的豬舍
“我給別人介紹說我是養豬的,大家都不太相信。”陳雙艷告訴記者,她21歲從部隊退伍,又去西安上了幾年大學,畢業后回來她準備養殖生豬。最初決定養豬的時候,周圍的人都不理解,認為女孩子在大城市待著就挺好,回到農村來養豬,不但創業風險大,而且說出去也不好聽,遭人笑話。
“奶奶當時生病比較嚴重,我就是想留在農村發展,想陪她。”因為從小和奶奶有著很深的感情,奶奶生病癱瘓在床時,陳雙艷下定決心回到家鄉發展,這樣就有時間照顧奶奶。
說干就干,2017年陳雙艷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從零開始養豬。沒有場地,她就租村里的荒草地進行改造,通水通電修路,修建標準化的豬舍;沒有經驗,她就去別人的養豬場學習參觀,去請教同行。“甚至拉著工人去量別人的廠房,然后按照別人廠房的尺寸回來建。”回憶起剛開始創業時的情景,陳雙艷不禁雙眼濕潤,“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塊磚頭都是我親自買回來的,付出了很多,每一草每一木都有感情”。

合作社大門
創業之路困難重重,年輕的陳雙艷退縮過、崩潰過,無數次想過放棄,但是為了向當初反對的人證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她最終都堅持了下來。經過5年時間的摸索,陳雙艷成為養豬的行家里手,對豬的生活習性和養豬的各種知識了如指掌,合作社也從剛開始養500頭豬,到現在一年的存欄量達到了8000頭,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如今陳雙艷的養殖事業發展日漸順利,她沒有忘記拉鄉親一把。她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每年為困難家庭捐助數萬元,同時,周邊的群眾有想來養豬場上班、學習養豬技術的,她都盡量滿足,通過她的力量帶動更多的鄉親走上致富路。
“在農村發展有無限種可能,只要你愿意付出,能吃苦,都可以回到農村來試一試。”陳雙艷說,國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系列惠民政策為農村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返鄉創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她也會一直在農村努力下去、堅持下去。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