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寶雞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推動文明新風深入人心,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鳳縣留鳳關鎮、扶風縣午井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結合轄區物資交流會、古會等活動,針對活動期間群眾相對集中、人流量大、信息傳遞密集的特點,開展“黨的惠民政策進萬家”“政策進萬家·惠民促振興”等文明實踐活動,讓農貿集市和古會充滿了時代新風,變成了一個“文明集市”?;顒蝇F場,志愿者們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等方式耐心地向過往群眾講解防電信詐騙、金融知識、食品安全、產業發展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政策知識,提供民政、高齡補貼、法律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免費發放惠民惠農一卡通、乘車安全、養老保險等宣傳資料和生活用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了群眾對政策的知曉率,宣傳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耙粓黾s下來,不僅購買了日用品,聽秦腔、看節目,還學了黨的二十大知識和惠民政策,這個集趕得很有意義”,會場的群眾激動的說。

扶風縣午井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政策進萬家 惠民促振興”文明實踐活動
鳳翔區橫水鎮洛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敬老生日會”,為全村80余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們共慶生辰。活動現場,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為老人們唱生日歌、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惠民政策,開展健康義診、義務理發、文藝表演等,整個活動洋溢在溫馨、幸福的氛圍之中?!盎盍艘惠呑?,還是第一次這么隆重地過生日,感謝黨和政府給我們開展這樣溫暖、歡樂的集體生日會,也祝愿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村民楊西省感慨地說。

橫水鎮洛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敬老生日會”
眉縣景賢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開展“關愛老人·傳遞溫情”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到轄區老人家中,同老人嘮家常,幫忙檢修家電線路、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擦洗家具、整理生活用品等。同時為老人普及衛生健康、用火用電安全知識。老人們開心的說,志愿者們貼心的服務,讓他們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增強了他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眉縣景賢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關愛老人·傳遞溫情”志愿服務活動
高新區“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走進千河鎮張家崖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現場為群眾演出了多段秦腔經典唱段,豐富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受到在場群眾一致好評。
渭濱區橋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傳播紅色故事 賡續紅色血脈”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暨讀書分享活動?;顒又校v團成員講述了扶貧英雄黃文秀的故事,志愿者通過分享《梁家河》《鄉土中國》《可愛的中國》等內容,引導居民了解紅色文化,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贏得了陣陣掌聲。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開展中小學生優秀書畫作品校園巡展活動,活動共展出了300多幅書法美術作品,觀看師生萬余人次,極大的豐富了學生文化生活,增強了學生對書畫藝術的興趣和認知。

渭濱區橋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傳播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暨讀書分享活動
扶風縣城關鎮祥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縣電影公司,開展“公益電影放映進小區”活動,連續6天為轄區各小區輪流播放,吸引了大量居民觀看?!肮骐娪斑M小區不僅為居民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增進了鄰里之間的交流,更為大家送來了精神食糧,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幸福感!”社區志愿者說。
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倡導婚事新辦簡辦,號召廣大青年講文明樹新風,抵制高價彩禮、反對相互攀比浪費。通過志愿者深入群眾婚禮現場送祝福、送文化、送節目等形式,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弘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踐行文明新風尚。

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為新人送上“家和萬事興”字畫
鳳縣紅花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草涼驛新風禮堂開展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志愿服務活動?;顒蝇F場,老黨員劉善中講述身邊紅白事的禮儀變遷,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發出了移風易俗倡議,組織學習了移風易俗鳳十條、紅花鋪鎮紅白事操辦標準,宣講了模范好人事跡,表彰了好婆婆、好媳婦,選聘了移風易俗監督員,有效推動了移風易俗工作深入人心,常態長效。

鳳縣紅花鋪鎮草涼驛村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
陳倉區千渭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積極開展“文明陳倉 周末益起來”志愿服務活動,聯合互聯互動單位、市、區創文網格化包抓部門及轄區志愿者,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在轄區小區、公園、廣場、主干道路撿拾綠化帶白色垃圾,清理沿路雜草、枯枝落葉,清除各類亂涂亂畫廣告,整治亂停亂放共享單車,引導廣大群眾共同參與美化家園的文明實踐活動。

陳倉區千渭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文明陳倉 周末益起來”志愿服務活動
隴縣固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潔’盡全力美環境 文明實踐我先行”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帶著鐵鍬、笤帚、簸箕、夾子等工具,對主街道的各類生活垃圾、衛生死角、廢棄廣告牌、小廣告等“三堆六亂”進行“拉網式”清理。通過志愿者們的共同努力,街道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為廣大群眾營造了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
據悉,寶雞市將常態化開展“一月一主題”文明實踐系列活動,不斷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讓群眾共享文化惠民成果,不斷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寶雞市委文明辦)
編輯:邱融融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