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陜西省寶雞市堅持以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統攬,聚焦“五治融合、三感提升、三美共享、五心并舉”目標,聚力建設平安型、便利型、美麗型、幸福型“四型”社區,著力推進為民服務提檔升級、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進入陳倉區千渭街道,網格指示牌分布在各個重點路段,網格員信息、“千渭黨建”二維碼等公示在正反兩面,群眾通過掃碼就能線上辦理相關事務、反映訴求。
在平安型社區建設中,寶雞市堅持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撐“五治融合”,推進黨建引領網格管理,健全完善“街道-社區-網格-樓棟-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體系,將轄區單位、各類組織、在職黨員、“兩代表一委員”等全部納入網格,建立網格黨組織1526個,6171名專兼職網格員常態化開展網格巡查。為了更好的推動社區治理,寶雞市引導6079名“三官一律”進社區、入網格,化解矛盾糾紛1200余件。

“三官一律”進社區開展反詐宣傳
“我們是易地搬遷安置社區,通過將養老保險、高齡年審等53項服務事項整合到黨群服務中心,最大限度減少了群眾辦事在戶籍村和居住社區兩頭跑的問題。”千陽縣西新區社區黨組織書記張艷艷介紹。
今年以來,寶雞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持續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取消部門設置在社區的機構62個、蓋章證明事項20項,利用閑置置物間、鍋爐房等打造網格黨群服務站261個,建設功能完備、互聯互通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120個,提高了群眾辦事便利感。
同時,以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為契機,合理布局商貿超市、燃氣電力等服務網點,推動110余家商務樓宇、商圈市場等開放共享黨群服務中心,有效串聯整合各類碎片化服務網點,形成以社區主陣地為軸心的服務體系。

社區工作人員為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治理聯抓、服務聯做,才能下活基層治理“一盤棋”。為了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的統籌調度能力,補充社區治理力量,寶雞市開發“雙報到”線上程序,構建“征集、接單、服務、評價、反饋”的閉環管理模式,126個市直單位“一對一”包抓社區,帶動2922個基層黨組織8.3萬名在職黨員、公職人員等到社區報到,開展垃圾分類、文明勸導、環境整治等活動8100余場次。
走進鳳翔區同心苑小區,干凈整潔的樓道、井然有序的廣場映入眼簾。短短數周,原來的“三無”小區蝶變成了有黨組織、有居民自治組織、有安全保障的“三有”小區。
“三無”小區是建設“四型”社區的最大短板。對此,寶雞市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三無”小區治理,探索推行“紅色物業”“自治自理”“兜底管理”,建立物業企業黨組織131個,業委會、物管會270個,健全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機制,妥善解決私搭亂建、噪音擾民等一大批突出問題。

居民在“家門口”的社區工廠就業
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就業難、托幼難等急難愁盼問題,寶雞市因地制宜實施“黨建+”護崗筑夢、社區教育、健康守望等“惠民公益”項目,制定強化穩崗就業12條措施,“訂單式、定向式”就業培訓2萬人,新培育社區工廠12個、就業幫扶基地17個,讓一大批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努力讓群眾就業創業安心的同時,寶雞市還圍繞社會保障舒心、托幼上學稱心、健康就醫放心、文化娛樂開心目標,先后配套完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151個、室外活動廣場87個,合理配建中小學校、幼兒園,協調281所企事業單位將操場、衛生間等向市民開放,共享城市資源。寶雞市還創新設立社區“微心愿”收集箱,建立為民服務“項目超市”,創新“銀發公社”“紅色代辦”“筑夢護新蕾”“相約八點半”等志愿服務品牌,持之以恒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新華網)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