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任鄉村醫生以來,姚俊昌每天接觸的病人很多,晚上出診的情況也很多。2019年10月的一天夜里,一陣急促的電話鈴音吵醒了忙碌一天正在熟睡的姚俊昌,他接起電話得知,幾公里外的一戶人家三歲的孩子突發疾病哭鬧不止,由于他們居住偏遠,又剛剛下過雨,交通不便,家屬急得團團轉。姚俊昌放下電話,不顧一天的疲勞,背起藥箱,騎上摩托車直奔患者家里,由于天黑路滑,他不幸連人帶車一起滑倒。顧不上滿身的泥巴和小腿鉆心的疼痛,姚俊昌扶起摩托車,帶傷堅持趕到了患者家中進行診療。患者家屬看到他痛得直冒冷汗,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出完診,姚俊昌回到家里,才發現摔倒后小腿嚴重擦傷,血已經滲透了衣服。像這種半夜出診的現象,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有的留守老人年紀大,行動不便,又家庭困難,姚俊昌就主動上門了解病情,免費為他們測血壓、治療,為他們耐心講解健康知識。從醫以來,姚俊昌為鄉親們墊付醫療費用上萬元,因鄉親們去世等種種特殊原因,無法收回的醫療費用也不計其數。有的人勸他說:“離開農村到大醫院去發展,或者把診所開到城里去,在這里治病還要賒賬,辛辛苦苦還不掙錢,你圖啥呢?”每逢此刻,姚俊昌總會笑笑說:“人不能忘本,不能鉆到錢眼里。醫者,要先做人,后行醫。我行醫是為了治病救人,不是為了掙錢,我哪里也不去,我是良家溝的人,父老鄉親就是我的親人,為了親人們的健康和幸福,我要在村里干一輩子鄉村醫生。”這一干就是44年。鄉親們每每說起姚俊昌,都夸他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因精湛的醫術,姚俊昌還被鄉親們稱作“桑坪神醫”,慕名前來就醫的患者也是絡繹不絕。
在村衛生室候診大廳的墻壁上,懸掛著一面面“妙手回春,醫德高尚”“扁鵲妙手,華佗仁心”“醫德雙馨”的大紅錦旗。這些錦旗是對他扎根農村,為鄉親們健康帶來福祉的感謝,也是對他的莫大鼓勵和鞭策。

除了日常診療工作,姚俊昌還負責全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他看來,“把這項服務搞好,把衛生健康知識宣傳到位,提高鄉親們的健康觀念,生病的人才能減少,因此這項工作也是一種治病救人。”2018年,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麟游縣進行試點。為了辦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他積極配合上級,按照鎮衛生院的統一標準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規范化村衛生室,讓村民在衛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受到了鄉親們的支持擁護和交口稱贊。為了及時掌握鄉親們的健康情況,他為轄區500多名常住居民進行了健康查體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檔案,為轄區232名老人、76名慢病患者、4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檔案并納入健康管理,并提供每季度一次的上門隨訪服務。他尤其關心老年人健康狀況,每年都上門為65歲以上老人進行健康體檢,并及時將查體信息存入檔案,成為了老年人的貼身健康顧問。對村民的身體狀況他了如指掌,誰患過慢性病,誰對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誰有煙酒嗜好,誰有什么飲食習慣等等,他心里都一清二楚。正是由于他常常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工作,使得全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規范有序、資料精準、服務到位,得到了上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的一致認可。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姚俊昌放棄了與家人團聚,不顧風險,夜以繼日地對轄區內來丈返丈人員,特別是郭家河煤礦二盤區通風井建設項目工地300余名復工復產人員逐一進行體溫檢測和登記,并堅持對居家隔離人員每天2次上門測量體溫和消毒,踐行了一位鄉村醫生、一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44年的默默堅守,姚俊昌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最溫情的故事、最樸實的情懷、最無私的奉獻,詮釋了“最美”的涵義,點亮了不平凡的人生,真情服務群眾,平凡鑄就不凡。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