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寶雞市陳倉區把創建“四型”社區作為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圍繞“5335”建設任務,以共創共治、共建共享,四級聯動、四型共建為目標,以“三強化”為統領,探索推行“1234”工作法,激活“四型”社區建設新動能。
強化體制機制,健全“一盤棋”工作機制。陳倉區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小組,組建綜合協調和平安型、便利型、美麗型、幸福型5個專項組,推行區級領導包聯社區工作機制,鎮街領導班子成員包聯片區網格,現場協調解決問題30余件。同時,制定下發16個社區五年創建規劃,每年分批壓茬推進,今年同步建成千渭街道鐵道南社區、茗苑社區和虢鎮街道東街社區3個“四型”社區,到2026年全區93.7%的社區建成“四型”社區。強化機制方面,還建立“四型”社區建設“紅黑榜”,細分軟硬件指標,制定下發《“雙向晾曬約束、雙向鼓勵激勵”機制》《社區黨組織“互學互幫互鑒”助推“四型”社區建設的實施方案》,推行聯席會議、蹲點指導、周報等制度,形成多方聯動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強化靶向發力,探索推行“1234”工作法。陳倉區“一張網”構筑平安型社區,打造“一張網、千雙眼”服務品牌,16個社區共劃分1148個網格,建立網格黨支部62個、黨小組206個,布建綜治小探頭6000多個;“兩大平臺”助力便利型社區,健全完善“線上+線下”黨建智慧平臺和15分鐘政務服務平臺,自主開發“線上”指揮中心,實現“一鍵呼叫”實戰指揮功能,補齊“15分鐘生活、交通、政務”服務圈;“三支隊伍”共建美麗型社區,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陳倉街巷騎士團”機動作用、千名網格員核心作用、萬名“雙報到”黨員干部示范作用,下沉主城區231個住宅小區,全力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四民服務”擘畫幸福型社區,開展富民、惠民、利民、育民“四民服務”,千渭街道依托“一元愛心基金”等為民服務品牌,籌集幫扶資金近13萬元,開展各類救助活動58次。
強化工作保障,激活“四型”社區建設新動能。陳倉區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累計投入568萬元用于“四型”社區創建。通過社區自建、物業聯建、盤活小區閑置房等方式,新建25個“虢之先鋒”黨群服務驛站,一舉解決社區黨群服務陣地面積不足問題,以資金保障不斷激活社區新動能。(新華網)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