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新聞網 陳云哲)6月27日,2023年寶雞市青工職業技能大賽頒獎儀式暨“青年工匠”青春建功主題宣講會在寶雞職業技術學院文體中心舉行,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這標志著今年我市持續了近三個月的“青工大比武”圓滿落下帷幕。

本次大賽由市總工會、團市委、市人社局聯合主辦,是我市首次舉辦的以青年技能人才為對象的綜合性職業技能賽事,旨在大力培養青年高技能人才,扎實推進“三個年”活動,為寶雞工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近年來,寶雞這座始于民族工業西遷、長于“三線”建設、強于改革開放的老工業基地,有太多令人為之一振的新氣象、新活力和新動能。與此同時,寶雞市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一批普惠暖心的青年發展政策舉措,讓這里成為青年人創新創業、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本次大賽匯聚了焊接、電氣工程應用、無人機駕駛領域的青年精英,為他們拓展了成長交流的專業平臺。

大賽自4月份啟動以來,全市各縣區和300余家企事業單位廣泛發動,組織預賽初賽,掀起了崗位練兵、提升技能的熱潮,許多職業院校在校學生也通過參與企業賽前培訓等形式,提前感受技能競賽氛圍,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寶雞青年淬煉技能、追求卓越的活力與風采。
在5月底開始的決賽階段,共有900余名選手被推選報名。根據賽事承辦條件,組委會辦公室遴選了150余名選手參加決賽,其中有來自生產車間的技術能手,也有參與重點項目建設的一線青工,還有用無人機等新工具不斷武裝自己、提升本領的消防員。他們頑強拼搏,分別在焊工、電氣技術員、無人機駕駛員三個賽項上展開激烈角逐,賽出了水平,也賽出了風格。

在寶雞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學院進行的電氣技術員賽項現場,參賽選手對照試題要求,認真繪制圖紙,使用各類電器元件進行“排兵布陣”,每一路正確連通的電動馬達仿佛都是寶雞工業發展后勁的動力源泉。

記者了解到,此項比賽以企業生產實際現場為原型,設計包含低壓電器控制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的相關試題,主要考察選手在電氣圖紙設計、電氣線路搭建以及線路調試等方面的綜合技能。
裁判長李國強說:“這次比賽是近年來全市電氣工程應用類參賽范圍較廣、選手水平整體較高的一次賽事。參賽選手有的來自法士特、國核鋯業、寶雞鋼管等大型國企,有的來自東嶺、長美科技等民營企業,還有來自鳳縣、麟游礦山企業的青年職工,個個都是業界的佼佼者。”
參賽選手高帥帥說:“比賽讓我開闊了視野,總結了不足,自身專業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今后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提升技能,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青春力量。”
弧光閃爍、焊花飛濺……在位于中鐵寶橋的焊工賽項現場,選手們按照比賽規則,在限定時間內進行焊接作業。這不僅是選手操作能力的展示,也是對其心理素質的考驗。

來自寶石機械的馬海龍說:“焊接工作有嚴格的工藝要求,一個焊點的缺陷,都有可能影響整個部件的安全性,所以焊工的質量意識尤為重要。”
來自中鐵寶橋的齊力平在本次大賽中獲得焊工賽項第一名。據了解,參加工作十余年以來,齊力平和工友們先后參與了港珠澳大橋、武漢光谷、西安地鐵十號線等30多個重點項目的焊接工作。
談及未來,齊力平說,他將帶著本次大賽賦予自己的精神力量,持續用智慧和汗水擦亮“中國高鐵”“中國橋梁”名片,為實現“品質寶橋、國際寶橋”的目標和寶雞市城軌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近年來,無人機在農業、電力、地質、城市管理、應急救援等民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次大賽特意將無人機駕駛列為三大賽項之一,目的在于促進這門新興技術在寶雞的普及與發展。

寶雞航空科普飛行營地是本屆大賽無人機駕駛員賽項所在地。藍天白云映襯下,被選手們操控著的無人機在空中做出各種高難度飛行動作,觀看人群中不時傳來贊嘆聲。
該賽項裁判長董志斌告訴記者,本屆參賽選手專業水平普遍較高,反映了寶雞青年對于新技術的敏銳程度以及人才儲備的整體實力,但無人機駕駛還是新興職業,不少選手在實際應用和飛行環境適應能力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來自長嶺電氣的宮雪剛獲得本次大賽無人機駕駛員賽項的第一名。

“大學時第一次看到無人機,我就夢想成為一名‘飛手’,后來接受了專業指導,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操控水平才有了質的飛躍。”宮雪剛說,比賽中他結識了很多朋友,今后還會尋找機會與大家相互切磋,也會帶動更多人體驗無人機駕駛的樂趣,讓這項技術在促進產業發展中不斷釋放動能。
寶雞是一座工業底蘊深厚的城市、全國聞名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強市。在“加快建設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區”的目標引領下,一幅幅寶雞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已在渭水兩岸徐徐展開。

寶雞也是一片青年創新創業的熱土,新時代工匠精神是寶雞青年最鮮明的特質。2023年寶雞市青工職業技能大賽雖然已經落幕,但我們堅信,大賽所釋放出的主流引導力,以及選手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將有效激發全市廣大青年職工“以勞動創造價值、以匠心成就夢想”的熱情,鼓舞更多青年職工走上技能成才之路,在平凡的崗位上孜孜以求、不斷超越,為寶雞工業強市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