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地處陜西省西部,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中國”二字作為一個詞組最早見于寶雞出土的青銅器何尊,素有周秦文化發祥地等美譽。現當代的寶雞,是一座青春活力煥發的城市,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續奮斗中,這里孕育了工合精神,誕生了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第一座液體火箭發動機研制基地,開創了寶成精神、航天精神的源頭,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中國鈦谷”、鈦產業集群規模居全球首位。 寶雞市現有常住人口332萬,其中14至35歲青年約81.7萬人。近年來,受國家中心城市人才洼地效應影響,本土勞動力人口大量“外流”,成為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瓶頸。如何讓“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深入社會肌理,提升城市對于青年人的吸引力、感召力,讓人口留在寶雞,特別是讓青年留在寶雞、返回寶雞創業興業,為寶雞工業轉型城市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就成了事關城市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青年發展型城市公益廣告全媒體全時段觸達青年 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以來,陜西省規劃實施工作聯席會議著力推動、上下貫通,在全省形成了齊心協力促進青年發展的工作合力。寶雞市堅持“黨管青年”原則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縱深推動規劃落實落細。特別是2022年6月,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落地寶雞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專題審議試點工作方案,讓青年工作機制更加健全,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青年發展狀況實現質的躍升。 堅持青年為本 確保規劃落實靶向精準 始終把青年需求擺在首位,緊扣青年所思所想所盼謀劃工作,將青年人對于城市的感受度作為工作衡量的基本標尺,扎實開展面向全域青年的調查研究工作,每年定期公開征詢服務青年發展實事舉措,通過聯席會議將青年迫切訴求列入各成員單位青年發展項目清單推動落實。編制《寶雞青年發展報告(白皮書)》,對全市青年狀況、發展訴求、職業愿景和就業選擇首次進行了1.5%青年人口比例的系統梳理與全景式分析,為市委、市政府部署推動規劃實施、推進試點工作提供了全面詳實的決策參考。 市委書記楊廣亭為榮獲全國榮譽的共青團先進集體和個人頒獎 省聯席辦在寶雞召開會議,部署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堅持高位推動 確保規制度效能充分發揮 強化頂層設計,推動黨管青年原則落地生根,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共青團協調、各方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省率先在市“十四五”規劃中設立了青年發展專章,并將其納入中期評估體系。寶雞市“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教育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充分征求青年意見,全過程照顧青年需求,引領區域青年工作一體化發展。率先在市縣兩級建立黨委、政府領導任召集人的聯席會議制度,將青年發展納入黨委、政府議事日程,常態長效推進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市委常委會專題審議推進試點工作,將試點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試點工作納入市級職能部門專項任務考核;市委主要領導在《中國青年報》發表署名文章,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就試點工作提出要求、推進落實;將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寫入市委全會報告、市政府工作報告,列入市委、市委深改委2023年工作要點,強力推動試點工作在寶雞走深走實。 聚焦切身訴求 確保惠青政策觸達青年 青年發展規劃實施以來,寶雞市累計出臺青年發展專項政策文件30項。試點工作落地以來,新推動出臺《關于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寶雞市本級存量公租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方案》《關于寶雞市中心城區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規劃建設意見(試行)》等政策文件14項,將秦青展翅高校畢業生就業精準幫扶、青年創新工作室創建、青年驛站建設、絲路青緣青年聯誼等青年發展標志性項目納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 建設一批青年運動公園、青年運動廣場,系牢青年融入城市的空間與情感鏈接紐帶 在陳倉老街等青年發展示范街區培育后備箱集市,點亮城市新“夜”態 建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青年主題街區、青年運動公園、青年友好型居住社區,形成了青年“后備箱集市”“城市青年書房”等消費和文化生活新模式新業態,創青春系列賽事不斷掀起職業青年崗位建功的熱潮,寶雞服務青年發展的政策“工具箱”更加豐富,青年“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受到了青年的普遍歡迎,黨的惠青政策更加有效觸達青年。 12355深入社區學校,成為青少年找得到、想得起、信得過的綜合服務平臺 匯聚工作合力 實現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 鞏固深化陜西省青年工作品牌項目,實現了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紅領巾法學院”創建工作全覆蓋,形成了青少年事務工作“六個一”模式,24小時全天候運行12355熱線,為青少年提供心理危機處置和困境個案救助。挖掘陜西教育大省優勢,在團省委指導下,開展共青團促進大學生就業行動,在全省率先開展陜西高校畢業生走進寶雞“青年開放日”、陜西高校寶雞專場招聘會系列活動,征集就業崗位1600多個,參加招聘會畢業生5000多人,有效搭建校地、企地精準服務就業平臺,大力營造為寶雞招才引智營造良好氛圍。團寶雞市委與寶雞日報等媒體合作,策劃“如何讓青年留在寶雞”等深度報道,著力推動“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融入城市發展理念,使青年發展規劃更好落地生根。 陜西高校畢業生走進寶雞“青年開放日”——陜西高校寶雞專場招聘會促進青年與寶雞雙向奔赴 (來源:微信公眾號“團中央權益部”)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