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在眉縣秦源澤生態家庭農場,農場主李凱正在給果農培訓獼猴桃合理負載關鍵技術。 陜西日報記者 吳莎莎攝
目前,正是獼猴桃果實迅速膨大的關鍵時期。
在眉縣首善鎮任白莊村的眉縣秦源澤生態家庭農場獼猴桃園內,一株株果樹整齊排列,一顆顆獼猴桃果實均勻地掛在枝蔓上,煞是誘人。
“幾年前,我在縣上的指導下成立家庭農場后,自費出國學習了新西蘭獼猴桃種植技術。我的獼猴桃園是按照最先進的標準建設的,采用一枝兩蔓新型架型,便于機械化作業;采用的數字化水肥一體化技術,可根據溫度和土壤墑情自動噴灌,不怕高溫還節水肥,獼猴桃產量高、品質好。”7月23日,眉縣秦源澤生態家庭農場經營者李凱說,家庭農場組建了技術團隊,目前,利用先進技術輻射帶動周邊農戶126戶,種植獼猴桃1060畝。
眉縣秦源澤生態家庭農場是該縣發展家庭農場帶動農民增收的一個典型。近年來,眉縣按照“1346”模式,培育出了一批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1346”模式即建強一個組織保障體系,加強財政、金融、土地三項支持,抓好基礎、財務、經營和素質四個培訓,推行科技創新型、技術輻射型等六種發展形態。
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宏旭介紹,眉縣把培育家庭農場作為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重要任務來抓,建強縣、鎮、村三級組織保障體系,從縣到鎮(街道)到每個行政村,都有專職人員負責。近5年來,眉縣安排家庭農場實施中央、省級農業項目49個,累計投資280.36萬元;通過召開政銀企座談會等形式,先后為部分家庭農場協調貸款資金600余萬元;規范農村土地經營權出租合同文本,積極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協助部分家庭農場流轉土地1200余畝。
“我們非常重視對家庭農場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共選派了18名輔導員,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引導家庭農場規范化發展。從簡單生產記錄、購銷臺賬、財務收支記錄簿培訓做起,對家庭農場經營管理人員開展全面培訓,共培訓家庭農場主620多人次。目前,部分家庭農場已能夠獨立記賬報稅。”提起對家庭農場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眉縣農村合作經濟工作站站長曹可平說。
“我們積極引導‘戶變場、場入社、社聯合’發展模式,引導家庭農場領辦或者加入農民合作社,開展統一生產經營活動。同時,每年邀請專家開展經營管理、品牌創建、直播帶貨培訓,不斷提升農場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曹可平說。
據了解,目前,眉縣家庭農場呈現6種發展形態。有以寶雞夢媛彩桃生態家庭農場為代表,率先采用最新生產技術,實現產業發展高產高效的科技創新型家庭農場;有以眉縣秦源澤生態家庭農場為代表,掌握核心種植技術,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的技術輻射型家庭農場;有以寶雞育閣軒農業家庭農場為代表,投資600多萬元購買農業機械,為果農提供土壤檢測、植保、修剪等生產托管服務的社會化服務型家庭農場;有以眉縣彩玲家庭農場為代表,發展生態養殖、有機種植,走出一條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新路子的生態發展型家庭農場;有以眉縣格林能家庭農場為代表,采取直播帶貨、微信朋友圈、短視頻推廣等方式,積極拓展“線上市場”,帶動周邊農戶增收的電商帶動型家庭農場;有以眉縣法儀堡家庭農場為代表,充分利用交通優勢,瞄準休閑消費市場,發展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園的農旅融合型家庭農場。
“我們家庭農場已經成功入駐淘寶、天貓、拼多多等平臺,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23萬元,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眉縣格林能家庭農場經營者范艷麗興奮地說。
在眉縣,家庭農場已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數據顯示,眉縣家庭農場已達到830個,其中從事獼猴桃種植的家庭農場652個、參與引進推廣新優品種57個,推廣新技術、新工藝54項,帶動農民4.1萬人,帶動6897戶脫貧戶實現穩定增收。(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