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臺賽比的是什么?看會不會干,比思路辦法;看能不能行,比工作實績;看敢不敢拼,比作風狀態。沒有干出樣子來,站在臺上都沒底氣。”8月10日,參加完千陽縣鎮村干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能力擂臺賽,南寨鎮閆家村黨支部書記張青感慨。
當天,28名鎮黨委書記、副鎮長、村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同臺競技,圍繞“推進鄉村振興”這道考題共同作答,最后決出優勝者。
去年以來,為檢驗黨建工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成效,激發鎮村干部擔當實干、奮力追趕,寶雞市創新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擂臺賽,比思路、曬實績、展亮點、議措施,推動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和基層治理效能加速釋放。
互促共進、比拼爭先成為“主旋律”
“入庫項目84個、總投資30.8億元,村村有增收項目,完成勞動力轉移就業11180人。”
“先后投資1.2億元修建廊橋改善人居環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
6月30日,在寶雞市組織工作服務高質量發展擂臺賽上半年決賽現場,參賽的鎮村黨組織書記們用數字說話、用成果比拼,現場不時響起掌聲。
鄉村要振興,組織振興是保證。農村黨組織書記這個“領頭雁”能力水平如何,干得怎么樣,直接決定著鄉村振興的思路新不新、力度大不大、質效好不好。“我們舉辦擂臺賽,就是為大家搭建一個展示亮點、相互學習、互促共進的交流平臺,倒逼和激勵基層黨組織書記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形成奮楫爭先勇作為的良好態勢。”寶雞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王安中說。
按照每月一期的形式,去年4月至12月,寶雞市共舉辦了九期擂臺賽,實現了全市116個鎮街全覆蓋。為鞏固擴大擂臺賽成果,今年以來,該市提出常態化推進擂臺賽,在縣區各鎮街、各部門、村(社區)舉辦預賽、初賽,市委組織部搭臺舉辦半年決賽。
“個別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作用發揮不充分”“對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黨建探索不夠”……市級擂臺賽當天,在宣布優勝獎獲得者的同時,也通報了部分鎮村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項,讓干部們在比賽中“紅臉出汗”,也提醒干部在實踐中加力加壓。
一個個可看可學的典型,讓大家意識到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學習到先進經驗和做法。
“擂臺賽既是大比武,也是大學習,讓我們在交流切磋的過程中,把工作的思路理得更清,把發展的舉措謀得更實。”岐山縣棗林鎮黨委書記王江濤說。
重實干重實績成為“風向標”
怎樣使擂臺賽凸顯“戰場”功能,剔除“秀場”痕跡?
寶雞市采取實地調研和現場比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分。活動中,寶雞市委組織部組織精干力量深入項目建設、服務群眾等具體工作中,查看工作進度、聆聽黨員群眾評價,實地核實干部的工作實績和具體表現。
“我們不但比思路、比打算,更看重的是工作實績。”擂臺賽專班負責人、寶雞市委組織部一級調研員趙宏斌說,“為確保比武公平公正,我們委托專人擬定題目,建立評委專家庫,對評委實行閉環管理,防止縣區和基層干部‘說情打招呼’。”
寶雞市采用多維度評價和多主體評價相結合,推動干部在擂臺上交流經驗做法,在“比武”中檢驗工作成效,在比試中取長補短,鍛造一支勤學善思、能干會講、擔當有為、素質過硬的基層干部隊伍。
在推進過程中,各縣區不斷創新優化方式,有的把比武擂臺設在了田間地頭、項目現場,有的綜合相關業務部門工作人員、鎮街干部、黨員群眾等各類人群意見,全方位綜合評價基層工作實績。
在現場觀摩學習其他縣區社區網格化治理經驗后,渭濱區英達路社區黨支部書記趙艷說:“以前都是自己埋頭干,擂臺比武讓我增強了干事的決心和信心,找到了思路方法。我將搭建好各類服務平臺,在‘紅色議事廳’進行‘掛號問診’,用‘微治理’串起居民的‘微幸福’”。
金臺區成立全省首家稅企“紅色驛站”,培育蟠龍新區民辦教育黨建聯盟品牌;陳倉區推進50個“三無”小區物業全覆蓋,建成45個黨群紅色驛站,實現全區社區精細化治理……擂臺賽推動干部把各項工作放到更高層次的坐標體系中看差距、比不足,把干勁充分調動起來,讓更多的好經驗傳播開來。
干得好有榮譽有位子成為“新常態”
眉縣湯峪鎮黨委書記薛輝在去年第四期擂臺賽中表現優異,總成績排名靠前,今年6月被提拔為副縣級領導干部。
為加大擂臺賽優勝者獎勵力度,寶雞市委組織部對62名在擂臺賽中表現優秀的基層黨組織書記通報表揚,并在干部推薦提拔、職級晉升、評優樹模、推薦參加招錄招聘等方面優先考慮,樹立“重實干重實績”“有為才有位”鮮明導向。通過擂臺賽的歷練,許多與薛輝一樣表現優秀的干部得到了重用。
“擂臺賽既考作風又考實績,既比思路又比作為,既要講得好又要干得實,像一面鏡子,成績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平時工作出色的干部。”鳳翔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魏麗說。
此外,寶雞市還建立“三單三函三色預警”“紅黑榜晾曬”等務實管用的推進機制,將壓力層層傳導,倒逼各級黨員干部你追我趕、爭先晉位,增強干部“答卷意識”、保持“趕考狀態”。
擂臺賽的舉辦,在廣大基層黨組織書記中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以打好擂臺賽為契機,借鑒兄弟單位的經驗做法,埋頭苦干、比拼爭先。今年以來,寶雞市共創建省級標準化示范村109個,市級“四美紅旗村”149個,市級“四型社區”12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0萬元以上的村75個,呈現出“擂臺比武爭先進、頭雁帶動群雁飛”的局面。(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