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土特產”,內藏“大乾坤”。近年來,鳳縣著力圍繞林麝、花椒等“土特產”,做好育種、產品加工以及實用技術推廣應用等工作,推動鄉村特色產業提質升級,不斷培育農業特色品牌,聚力發展特色經濟,促進群眾多元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活水。 近日,在鳳縣平木鎮劉家莊村,一大早陳建峰就開始盯著圈舍監控電腦屏幕,屏幕另一端,剛出生幾個月的林麝幼崽已經獨立生活。 “我從2011年開始養林麝,現有圈舍60多間,成年林麝存欄22只,小的今年下了8只,預計今年賣麝香和幼崽加起來能有20多萬元,這跟人家大戶比起來還不算多。”平木鎮劉家莊村林麝養殖戶陳建峰開心地說。 據介紹,目前該村共有268戶,養殖林麝的就有146戶,林麝存欄2860頭,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24元,林麝產業收入占55%以上。 近年來,鳳縣把林麝養殖產業作為聯農帶農促進增收的重要支撐,通過“自養、代養、寄養、合養、飼草、務工、麝區共養”七種模式,將農村群眾充分嵌入林麝產業鏈條。說起返鄉就業帶來的變化,在鳳縣聽松閣林麝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工作的黃稱稱十分感慨。 “之前在外面務工啥都干過,也沒掙下錢。我看家鄉林麝養得好,去年回來在這干活,工資也掙了,把家里也能顧上。我現在養了3頭林麝,以后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秉S稱稱說。 目前鳳縣有林麝養殖企業51家,養殖分廠1082戶,產業基地31個,顆粒飼料加工企業1家,生態飼草林6107畝,從業人員3000余戶1.3萬余人,帶動脫貧戶1792戶5064人,年人均增收4500元。全縣林麝養殖規模從2020年的1.8萬頭增長到3.58萬頭,麝香年產量從80公斤增長到180公斤,林麝幼崽價格從每對4萬元左右上漲到6萬—7萬元,麝香價格從350元/克上漲到400元/克,實現了規模、產量、效益“三個增長”。 鳳縣聽松閣林麝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徐紅波表示:“麝香是成年雄麝香囊內的分泌物,也是名貴中藥材最主要的原料之一。麝香的價格每年都在攀升,目前市場價格在每克500塊錢左右。公司在今年2月份取香大約2.7公斤,收入約100多萬元,今年繁育幼崽160多只,按照市場價格6萬到7萬一對,預計收入約300多萬元。目前公司帶動養殖戶50多戶,林麝存欄共1100多只,我們還在向外發展,目前養麝行業的發展前景特別好?!?/span> 為了調動全縣群眾主動參與林麝產業發展的積極性,真正實現產業興、農民富的美好愿景,鳳縣共投入各類財政資金6530.08萬元,建設林麝產業示范基地12個、村集體林麝產業基地31個,修建圈舍6.7萬間,出臺了林麝貸、林麝政策性保險等扶持政策,建立了農戶、合作社、村集體、企業共同參與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壯大、群眾增收“三贏”。 近幾年,鳳縣聚焦種群優化、技術研究、產業升級等關鍵問題,建設林麝基礎工程研究中心、林麝疫病防治中心、科技推廣中心“三個中心”,一所林麝醫院,一家林麝產業發展平臺公司,一家林麝顆粒飼料加工企業,進一步健全完善產業配套體系,推動林麝產業持續健康高效發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積累,鳳縣林麝養殖規模全國最大,技術水平全國領先。 除了林麝養殖,花椒種植也是鳳縣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民增收的一大抓手。據統計,鳳縣目前花椒留存面積7萬畝,年產干椒4000噸,產值達到4.7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6300元。 依托“一椒一麝”等特色產業,鳳縣因地制宜探索“財政+金融+村集體經濟壯大+主導產業培育”“農戶+村集體+專業合作社托管”等行之有效的辦法,系統解決土地、資金、技術等問題,有力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全縣66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年收入100萬元以上村3個,50萬元以上村16個,20萬元以上村24個。(鳳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