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種植柴胡不但還了賬,還給娃買了房。我覺得比種啥都強。”2023年12月29日,寶雞市金臺區硤石鎮六川店村村民楊光明說,他家種了7畝柴胡,每兩年采收一次,每兩年,他家的收入就會多3萬余元,日子也是越過越好。
近幾年,寶雞市金臺區從實際出發,引導硤石鎮發展柴胡產業,不斷加大柴胡種植的政策扶持力度,幫助群眾解決各類技術上的問題。
硤石鎮是典型的農林業大鎮。過去,全鎮主要經濟作物以種植小麥為主,但受氣候多變和貧瘠土壤影響,群眾收益相對較少。經農業專家調查考證,金臺區硤石地區種植的柴胡藥性溫和,有效成分高于國家標準2倍以上。為此,該鎮在七家溝村、六川店村,集中力量發展優勢產業幫助群眾攻克技術難關,圍繞柴胡產業發展需求,解決柴胡產業優質豐產問題;在車轍村和張家崖村流轉300畝土地著力建設北柴胡標準化柴胡制種基地,著力解決柴胡種子休眠及保苗技術瓶頸。
同時,硤石鎮吸納全鎮14個村的集體農業合作社聯合成立了寶雞市憶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
“以前全鎮種植柴胡,均是各家散種,到現在規模化、品牌化種植,柴胡產業就有了“領頭雁”。硤石鎮柴胡產業辦劉宗剛說。
經多方積極接洽,今年,硤石鎮先后與中國國藥、辰濟藥業等多家藥企簽訂購銷合同,村民參與柴胡種植的熱情更加高漲了。鎮上還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5名專家參與柴胡良種、良技研發和培訓,先后組織柴胡種植大戶培訓5場(次),參訓群眾300余人。同時,鎮上還積極申報“硤石柴胡”地理商標。目前,全鎮種植柴胡面積達3萬畝,年產值約3000萬元,種植戶平均每戶收入達4萬元~6萬元。
“在實現‘集體得資產、農民得實惠、市場得效益’,促進群眾致富增收的基礎上,下一步,我們還要推進柴胡深加工,將柴胡產業與加工業、旅游業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硤石鎮黨委書記侯宏昌信心滿滿地說。(陜西農村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