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新聞網 陳云哲)農產品加工業既是保障群眾營養健康的重要民生產業,也是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性產業。近年來,我市持續促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壯大和高質量發展,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2023年,全市農產品加工園區實現產值322.3億元。

近日,記者走進寶雞搟面皮產業園內的陜西雜八得食品有限公司,看到生產車間內一臺臺自動化面皮生產設備正在流暢運轉,工人們熟練地對面皮進行稱重和分裝。
企業負責人孫煊告訴記者:“我們的生產線采用標準化乳酸菌恒溫發酵工藝和無菌在線自動化包裝技術,把傳統搟面皮的發酵時間由40小時縮短至8小時,徹底解決了面皮制作過程中發酵慢、周期長的卡脖子問題。”

陜西雜八得食品有限公司是寶雞搟面皮產業園的龍頭企業之一。據了解,公司投資1.5億元日產30萬份搟面皮項目于2023年12月全面投產,生產線按照智能制造和出口食品標準建設,采用現代標準化全環境進行十萬級凈化處理,最大限度還原搟面皮的原汁原味,也更有利于長期儲存和運輸。目前,公司已擁有面皮制備、恒溫發酵等62項專利技術,預計年產值將達到3.5億元,直接帶動300余人就業。
面皮產業的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是寶雞農產品加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我市農產品加工業涉及領域多,包括糧油加工品、果酒果蔬飲料、牛羊乳制品、蜂產品、特色民俗食品等十幾個類別,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西府地域特色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

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先后出臺《寶雞市推進“十園百企千億”工程 加快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和《關于加快食品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基地支撐、園區承載、創新驅動、品牌引領”的思路,全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龍頭企業的聚集,有效帶動了面粉、菜籽油、辣椒、花椒等產業的發展,切實開拓了群眾的增收渠道。

據了解,目前全市12個園區聚集農產品加工及配套企業210戶,去年共實現產值322.3億元,并吸納3.8萬人就業。下一步,我市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著力補齊經營短板,打造農產品加工行業的金字招牌,并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前來配套和聚集,形成“招得鳳凰來,百鳥來朝鳳”的格局,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