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新聞網 張超)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十二生肖中的龍文化源遠流長,象征著團結統一、奮發開拓、造福人類的精神。當今社會,龍又被賦予了騰飛、振奮、開拓、富強、長壽等美好寓意。許多與“龍”相關的地名應運而生、沿用至今,你知道我們身邊有哪些地名、山川河流名字帶“龍”嗎?聽聽寶雞地名專家怎么說。

以“龍”為名 全市12個縣區都有“龍”字地名
記者從寶雞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獲悉,目前,全市帶“龍”字的鎮街共有2個,分別是金臺區蟠龍鎮與臥龍寺街道。行政村20個,分別為渭濱區的龍鳳山村、龍山河村,金臺區的蟠龍山村、龍豐村,陳倉區的靈龍村、龍尾村、仙龍村、龍新村,鳳翔區的臥龍村、三龍村,扶風縣的白龍村、龍渠寺村、青龍村、龍蹄村、龍泉村,隴縣的八龍潭村,千陽縣的龍泉寺村、龍槐塬村,麟游縣的木龍盤村,鳳縣的龍口村。社區6個,分別為渭濱區的龍山路社區居委會,金臺區的龍騰路社區居委會、臥龍社區居委會、龍泉巷社區居委會,寶雞高新區的蟠龍路社區居委會,鳳縣的龍口社區居委會。
此外,寶雞的自然地理實體山峰名字帶“龍”的有5個,分別為渭濱區的九龍山,岐山縣的三龍山,眉縣的龍鳳山,隴縣的盤龍山,太白縣的龍王廟山。2條河流名字帶“龍”,即渭濱區的龍山河與太白縣的龍王河。
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負責人介紹,寶雞“龍”字地名不止目前公布的這些,隨著時代變遷,一些自然村合并等原因,一些地名漸漸不再被提及,從而退出了歷史舞臺。

為何對“龍”情有獨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歷數這些“龍”字地名,有些地方雖然沒有去過,但聽著名字,就透著神秘、藏著靈氣,令人神往。為什么十二生肖,唯獨對“龍”情有獨鐘呢?
寶雞市區劃地名庫專家李宏波表示,“人們一直把龍作為吉祥、繁榮、強盛的化身,龍由此受到炎黃子孫的尊崇,產生了‘龍騰虎躍、龍馬精神、生龍活虎、龍鳳呈祥、龍舉云興、龍行大運’等美好的詞語。地名從具象走向抽象,表達了人們追求平安、幸福、富裕、長壽等愿望?!?/span>
一些地名與歷史故事、文化名人息息相關。以“臥龍寺”為例,“臥龍寺”以相傳唐玄宗入蜀曾住宿于此而得名?!秾氹u縣志》(民國十一年)載“臥龍寺在縣東二十里。舊志:相傳唐明皇幸蜀宿此”。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懊耖g認為皇帝就是真龍天子,皇帝在此居住過這件大事,被百姓口口相傳,地名保留至今。”李宏波解釋道。再比如“蟠龍鎮”名字最早來源于山村名,該村在明末清初有一位三朝名相黨崇雅,他曾任太子太保,攝政扶清幼主順治執政,后告老還鄉。鄉人稱黨崇雅為“龍父”,其村稱為“盤龍臥虎”村。隨著時代的變遷,從山村發展到如今的城鎮,得名“蟠龍鎮”。
一些地名與地形地貌關系密不可分。比如金臺區蟠龍山村,因山形似龍蟠而得名。舊《寶雞縣志》有“尾拖汧隴,首注金陵,勢如龍蟠”的記載。岐山縣龍泉原村,過去這里山高林密,植被茂盛,遠遠望去,山形似龍,因此得名。還有一些地名得名于物產,比如龍豐村就是以“臥龍寺地區豐收”的美好寓意而得名。
李宏波介紹,地名作為人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社會歷史文化信息的承載體,也可以說是漢語文化語境中一種極為鮮活的語言和文化現象。它們有的折射出地理環境的特征,有的是歷史事件的記錄,還有的與物產息息相關,更多的則是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地名保護從城市走向農村
地名連接歷史,也指向未來。近年來,寶雞高度重視地名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新修訂的《地名管理條例》,持續強化規范地名審批管理,完善地名文化和地名服務管理機制。去年8月,寶雞公布了88個市級首批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還建立了地名備案機制,開展不規范地名排查整治,搭建地名文化宣傳平臺開展地名文化遺產保護。
寶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湯慶杰表示,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它不僅承載著一個的城市記憶,寄托著百姓鄉愁,還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寶雞市民政局深入挖掘地名文化,注重地名文化傳承,在完善地名管理體制機制、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地名專家庫的建立和地名文創產品制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一步,市民政局將通過大力實施“鄉村著名行動”,用3年時間全面推進鄉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標志設置維護、地名文化保護弘揚、地名信息深化應用和地名賦能產業發展,做好自然地理實體、自然保護地、鄉村道路街巷、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義的農業產業、公共服務設施的命名更名工作,全面提升鄉村地名精細度和規范化,搭建“互聯網+地名服務”平臺,推動地名服務與寄遞物流下鄉、工業品下鄉、農村電商建設、在線旅游、智慧農業、鄉村平臺經濟等深度融合,發揮地名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助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