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澆地,都是大水漫灌,費時費力,現在改用噴灌后,從‘澆地’變成‘澆作物’,能節省不少水,土壤不板結,果子的品質也有保障。”寶雞市眉縣橫渠鎮青化村村民朱鎖尚高興地說著噴灌的好處。
6月24日,由中宣部組織開展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位于寶雞市眉縣青化村的陜西省石頭河水庫灌區萬畝節水獼猴桃產業園,看水利工程建設新進度、水資源合理利用新成效,感受農業節水灌溉助推產業發展的新氣象。

陜西省石頭河水庫灌區萬畝節水獼猴桃產業園。
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形象地說明了水對于農作物的重要性。寶雞市眉縣是中國獼猴桃之鄉。眼下正值獼猴桃掛果的關鍵時期,持續高溫干旱對獼猴桃生長不利,易造成幼果膨大減緩、葉片焦枯和果實日灼。為了預防獼猴桃“中暑”,當地村民采用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措施,從而降低果園溫度,為獼猴桃精準“解渴”。

已經掛果的獼猴桃樹。

已經掛果的獼猴桃樹。
在產業園內,記者看見獼猴桃樹下霧氣蒙蒙,水和肥順著噴灌管飄飄灑灑,及時雨般滋養著果樹的根部,在陽光下形成了道道絢麗的彩虹。

獼猴桃樹下的噴灌設施。
“石頭河水庫青化灌區控制灌溉面積1.9萬畝,主要作物為獼猴桃。灌溉主要采取自壓輸水地下固定管網,總干管全長10.2公里,壓力等級0.4兆帕,支管道全長48公里,灌區建有管道灌溉自動化監測控制系統。”陜西省石頭河水庫灌溉中心灌溉科科長李宗強向記者介紹,青化萬畝節水獼猴桃產業示范園自建成投入運行以來,渠系水利用率由原來明渠灌的0.43提高到0.81。灌區經濟作物明渠、管道區、噴灌區灌水定額分別為每畝110立方米、每畝82立方米、每畝65立方米。

村民檢查噴灌設施。
“數據證實,管道灌比明渠灌每畝節水28立方米,噴灌比明渠灌每畝節水45立方米,噴灌比管道灌每畝節水17立方米。以噴灌為例,澆一畝地要比明渠灌便宜17、18塊錢,而獼猴桃是喜水作物,一般年份一畝地澆6—7次水,可節省120余元。”李宗強說。

采訪團正在采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陜西省石頭河水庫灌區始終把“節水優先”放在首要位置,積極支持群眾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嚴格執行計劃取水,全面落實用水定額管理,強化水價杠桿作用,推行分類水價、超定額累進加價、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等措施,引導群眾改變了以往大水漫灌的不良習慣,實現了農業節水和增產的雙贏結果。(西部網)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