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招聘會真是及時雨,讓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孩子也能照顧上,真是太好了!”求職者王女士激動地說。
今年初,金臺區成功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春風行動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百日行動”招聘洽談會。這場招聘會吸引了省內外的200余家優秀用工單位參與,提供了4000余個優質就業崗位,據統計,僅招聘會啟動的兩天內,就有2100余人進行了求職登記。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金臺區以“三項工程”為抓手,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為群眾提供了多樣化的就業機會,在實現就業服務全面升級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就業服務質量和滿意度,為全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解決就業難題,不僅僅局限于一場招聘會。金臺區通過不斷創新就業服務形式,打造了全域化線上線下公共就業服務互動平臺,實現“對接需求、人崗匹配、線上求職”,進一步推動了公共就業服務行動提質增效。

走入寶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在二樓的液晶大屏上崗位供給數、注冊人數、實現就業人數等信息一覽無余。這里,可提供求職登記、崗位發布、政策咨詢等服務。
金臺區聚焦創新載體,打造就業服務高地,建成寶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開展市場化引才聚才、穩就業促就業、人力資源服務業提質增效“三大行動”。全年組織人才測評32場次,為36家企業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咨詢46起,為振興石油化工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輸送技能人才300余人;與寶雞文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簽訂協議,成立大學生就業基地,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80余個;組織企業座談會5次、直播帶崗212場次,精準崗位推薦10600人,開展招聘會26次,招聘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535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邢珍平是一名專業的母嬰護理員,每月工資1萬余元,之前她一直在家帶小孩,家里的經濟壓力全在丈夫一個人肩上。三年前,她報名參加了金臺區組織的免費母嬰護理培訓,取得了母嬰護理師證書,并在金臺區人社局的牽線搭橋下找到了工作,自此生活發生了巨大轉變。“從沒想過有一天,我也能成為家里的頂梁柱!”邢珍平感激地告訴記者。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福祉。近年來,金臺區分類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讓苦力型勞動者向技能型人才轉變。先后組織寶雞忠信技能培訓學校等12所民辦機構到村組開展烹飪、電子電工等短期培訓;與寶雞技師學院等技工院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開展定崗式、定向式技能提升培訓。

此外,金臺區還立足地域優勢,大抓特色品牌建設,打造了以“蟠龍工匠”“寶陵工匠”為代表的建筑勞務品牌,以“寶雞搟面皮”為代表的小吃勞務品牌,以及以“西秦大姐”為代表的家政勞務品牌。這些品牌讓想留在家鄉的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通過組織培訓、搭建平臺等方式,以“西秦大姐”家政勞務品牌為例,就幫助2000余名女性勞動者實現了持證上崗,提高了收入。

隨著一系列就業促進政策的深入實施,就業難問題正逐步得到緩解。從搭建就業服務平臺到提升勞動者技能,從培育勞務品牌到鼓勵創業創新,金臺區正以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為群眾鋪就了一條通往幸福生活的就業之路。(金臺區委宣傳部 董夏雨)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