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在位于寶雞市眉縣湯峪鎮豆家河村雨堃農場的智能大棚里,高級職業農民李瓊勝正在忙碌。
“在智能大棚里種獼猴桃,不僅能減少病蟲害,還能實時收集濕度、溫度、風力、肥力等數據。”李瓊勝介紹,智能大棚與手機互聯,能根據數據操作通風換氣等,讓作物種植更加精細和高效。

十一月十六日,在雨堃農場的智能大棚里,李瓊勝(右)查看作物長勢。
離開IT行業,從廣東深圳回到老家眉縣,李瓊勝已經種了11年獼猴桃,種植規模從6畝擴大到50多畝。把獼猴桃種到智能大棚里,是他邁向“科技種桃”的重要一步。
2022年,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和眉縣農技干部的指導下,李瓊勝領辦的雨堃農場流轉了豆家河村村集體建成的智能大棚,栽種了紅心的“臍紅”獼猴桃。掛果后,預計畝產量3000公斤,每畝產值將突破9萬元。
李瓊勝的創業過程是眉縣眾多返鄉人才經歷的縮影。當前,眉縣300余名返鄉創業人才借助園區發展平臺,創建獼猴桃網絡銷售創業公司70余家,將更多人才嵌在技術推廣、種植生產、物流貯藏、經營管理等獼猴桃全產業鏈上。
“90后”辛磊是土生土長的眉縣人。大學畢業后,他積極探索獼猴桃釀酒新工藝,立志為家鄉獼猴桃產業可持續發展闖出新路徑。
辛磊表示,千裕酒業的獼猴桃酒成功生產灌裝,不僅給企業創造了可觀收益,還直接帶動400余戶果農增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此外,千裕酒業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達成技術合作,以陜西省獼猴桃主栽品種為研究對象,開展NFC果汁、全果粉、益生菌發酵獼猴桃飲品關鍵技術研究。
眉縣有個好產業,是吸引人才返鄉創業的最大底氣。
“今年,全縣30.2萬畝獼猴桃喜獲豐收,總產量達53.9萬噸,鮮果及加工產品銷往全國4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26個國家和地區,預計綜合產值將突破60億元。”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艷麗介紹。
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眉縣堅持實施“筑基、集英、聚能”三大工程,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融合,實現獼猴桃產業與人才共同發展,讓富民產業發展成色更足。
年近六旬的劉占德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站首席專家,帶領團隊持續開展品種選育、試驗示范、技術推廣等工作。今年,團隊完成農大青獼、金獼4號、紫妍等3個獼猴桃新品種的選育。
眉縣人民政府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實施“眉縣獼猴桃產業化科技示范與科技入戶工程”,通過抓點示范、培訓果農等方式,促進眉縣獼猴桃標準化、產業化發展。
近幾年,陜西省獼猴桃研究所、陜西獼猴桃專家大院等科研推廣機構相繼落戶眉縣。由15家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3家科研推廣單位發起成立的眉縣獼猴桃學院,3年培訓果農23萬人次。
眉縣果業服務中心主任楊金娥是見證和參與眉縣獼猴桃產業發展壯大的老果業人。她介紹,眉縣正通過項目支持、技術培訓、示范引領等方式,推廣設施化種植、數字化管理、社會化服務和機械化操作等方式,為消費者種出更多品種新、賣相好、糖分和干物質含量高的優質獼猴桃。
10月下旬,獼猴桃采摘全面結束,忙碌了一年的果園沉寂下來。大大小小的冷庫里、日夜運行的分揀線上、車輛穿梭的物流園區里卻是一片繁忙景象。
當前,眉縣12萬獼猴桃產業從業人員奔波忙碌,8200余人活躍在全國各地的“眉縣獼猴桃”品牌形象店、電商平臺,數百名職業農民外出研學……產業人才正共同書寫著鄉村全面振興的甜蜜故事。(陜西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