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融媒 董璐)在寶雞這座承載著軍工記憶的城市里,這家企業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在通信裝備研發與制造領域深耕六十余載,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從實驗室的技術突破到練兵場上的性能檢驗,從裝備制造到文化傳承,陜西電子烽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始終以造“國之重器”的擔當,詮釋著“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創業精神,書寫了“情系國防”的壯麗篇章。近日,該企業被評為陜西省第二批“情系國防”好企業。

企業工作人員向學生宣傳國防知識
陜西電子烽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作為國家“一五”期間布局的重點企業、我國高新通信領域的骨干力量,其已成為集科研、生產、服務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有員工2000余人。公司研發的無線通信系統、搜救定位通信系統、音頻綜合管理系統、電聲與噪聲控制系統、通信導航天線、低空防御系統等產品,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并遠銷30余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陜西電子烽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以技術創新為引擎、以產品質量為生命線,讓科研更接近市場、更接近用戶、更接近人才,在北京市、西安市、寶雞市都建立了核心研發中心,在成都市、南京市、廣州市、杭州市設立了專項研發基地,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此外,企業還創建了“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通信設備設計與制造國家與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建立了“烽火——西電通信技術研究院”等校企聯合研發平臺。
企業董事長趙剛強說,他們始終牢記國家賦予的使命和責任,研發、生產一流產品,在歷次國家重大救災活動中,企業制造的通信裝備提供了有效通信服務保障,被中組部等六部委授予“突出貢獻獎”。企業研發的便攜式應急通信設備被列入國家應急物資儲備名錄,成為搶險救災的重要技術支撐。當災難來臨,企業“挺身而出”,彰顯軍工企業本色。在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面前,企業迅速調集應急通信車隊,搭建臨時指揮網絡,打通災區“信息生命線”。
烽火映初心。建廠之初,該企業組建了包括高機連、偵察連、通信保障連三支隊伍的民兵預備役;軍改后,企業緊跟國防建設步伐,成立70人建制的陸軍預備役,反無人機排、通信連、寶雞市應急營隨時待命,成為國防后備力量的重要支撐。不僅如此,該企業將擁軍優屬融入發展戰略,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關愛軍人軍屬,營造關心國防、尊崇軍人的社會氛圍,彰顯了企業溫度。企業全力幫助軍轉干部及退伍軍人,提供免費崗位技能培訓,并根據其專業特長安排對應崗位,現有在職軍轉干部、退伍軍人330人,他們在工作崗位上仍然保持著軍人的優良作風,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每年列支專項費用,對現役軍人家庭進行大走訪,涉及現役軍屬100余戶,著力解決軍人后顧之憂,增強軍人榮譽感、自豪感和獲得感。
讓國防意識在員工心中扎根,這是企業的重要使命。每年,企業都會開展國防教育活動,讓員工了解國防形勢、軍工精神傳承等知識,在國防教育大講堂上、在軍事技能競賽等活動中,員工對國防建設有了更深的認識,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人人關心國防、崗位奉獻國防”的理念成為刻在烽火人骨子里的使命。
一系列接地氣、有溫度的“雙擁”活動也是企業的“保留項目”。企業依托以國防教育為主的烽火展室等學習教育基地,創新實踐載體,搭建參觀了解國防知識、企業文化的平臺,通過圖片陳列、實物展示、影視播放、文字講解等多種方式,講述“三線建設”時期的創業故事,展示國產裝備的崛起歷程。近年來,累計接待3000余人參觀,進一步激發了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與國防意識。
這些年來,陜西電子烽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被渭濱區人民武裝部多次授予“先進單位”稱號,先后獲評國家科技進步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工業大獎、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陜西省愛國擁軍模范單位,無不彰顯企業的國防擔當精神。
奮斗沒有終點,使命永不歇肩。陜西電子烽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將始終牢記“科技引領、產業報國”的初心,以硬核實力守護祖國萬里河山,讓國防情懷永不褪色。

編輯:楊青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