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網格員的身影出現在寶雞市眉縣首善街道東關社區。
“滅火器能否正常使用,燃氣閥門是否密封,燃氣管道是否老化……”東關社區網格員林健對照工作備忘錄,仔細查看社區內經營場所,現場講解安全用氣知識,提醒常開窗通風、常檢查設備,防患于未然。
除了宣傳消防安全,林健還身兼信息采集、矛盾調解、政策宣傳等多項職責,成為群眾身邊的“多面手”。“現在一個網格管到底。我成為綜合網格員以后,肩負的責任更加明確,服務觸角延伸得更廣。”林健說。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讓這“一公里”暢通無阻,成為各地攻關的課題。
眉縣以“多網合一”為抓手,將黨建、綜治、民生服務等各類網格“擰成一股繩”,通過科學劃格、整合力量、明確職責、精細管理,推動基層治理從“條塊分割”向“協同共治”轉變,讓“小網格”釋放“大能量”。
搭起“新骨架”
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一根針”要穿起“千條線”。網格化是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
“農村和社區工作力量有限,社情民意動態掌握不及時,就難以滿足群眾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眉縣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趙蓉介紹。
眉縣綜合地域面積、人口分布、社會發展等因素,劃分網格976個,整合在基層的各類工作人員,配備專職網格員1202人。
趙蓉表示,按照“權隨事走、費隨事轉”原則,眉縣逐步整合組織、民政、公安、衛健等18個部門的工作內容,統籌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全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
在“一根針”穿起“千條線”的同時,不能讓“千條線”壓彎“一根針”。按照“多網合一”“一格多用”要求,眉縣明確網格服務九大類12項具體事項,以及不得納入網格服務事項的負面清單,最大限度突出服務功能,讓網格員聚焦主責、輕裝上陣。
“優化后,網格與基層黨組織設置更匹配,功能更聚焦、力量更強大、運行更順暢。”首善街道濱河社區黨委書記、網格長馮軍鵬說。
當前,眉縣各村(社區)正有序推進網格細化、人員培訓、事項梳理等工作,330多名黨員、86名持證社會工作者將擔任網格員。
鍛造“服務隊”
7月25日,首善街道迎賓社區網格員參加季度網格員培訓,會議室擠得滿滿當當。
“社區網格員在政策宣傳的最前沿、信息采集的第一線、矛盾調解的關鍵處,要用心用情用力當好群眾‘貼心人’。”迎賓社區黨委書記、網格長劉敏說。
在培訓中,眉縣民政局帶來了文明婚俗政策與理念的生動分享,眉縣人民法院法官助理進行民法實務應用專題講座,聚焦與社區治理密切相關的法律要點,提升網格員依法辦事能力。
迎賓社區網格員周宏斌表示,此次培訓中既有政策法規的解讀,又有典型案例的剖析,對入戶上門講政策、采信息、做服務都大有幫助。
政策理解力與服務能力的提升,不僅僅體現在課堂培訓中,還體現在網格員對現實問題的敏銳感知與積極響應上。
“現在分了戶、裝了表,按居民水價繳費,明白又省心!”8月28日,首善街道迎賓社區婦幼保健院家屬院居民張榮惠看著新水表說。
此前,家屬院長期與一家民營醫院共用自來水戶頭,按每噸5.10元的商業水價向居民收取水費。
網格員韓海娟在走訪中了解該情況后上報,迎賓社區迅速響應,聯系縣衛健局、縣自來水公司等單位召開聯席會議,成功化解這一涉及24戶居民的民生矛盾,讓“糊涂賬”變成“明白賬”。
與此同時,眉縣積極整合基層力量,建成由綜合網格員、五老鄉賢、小區物業、輔警等組成的警網融合網格,發揮他們“人熟事清家門近”優勢,通過拉家常、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隨時隨地化解矛盾風險隱患,切實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
兜牢“民生網”
9月1日,走進橫渠鎮豆家堡村的薯香田源粉條加工廠,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高掛下垂的粉條,村民在其中穿梭勞作。
村民于紅良在加工廠務工,每年能增收6000元;一年來,全村有120人次到加工廠工作……這些源自網格員曹新勞的一次走訪。
“走訪中,不少村民反饋在農閑時節,大家無事可干,掙不上錢。村上集體經濟也很薄弱。”曹新勞表示,要把村民的訴求反饋好、解決好。
豆家堡村合作社建設的粉條加工廠讓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村集體經濟增收超10萬元。
一張“網”中裝的都是居民柴米油鹽的瑣事,小小的“格”里記錄著群眾的所需所盼。
8月4日,強降雨引發眉縣金渠鎮棗林村主干道護坡坍塌,提前巡查的網格員趙寶軍發現這一情況后,及時拉起警戒線,上報情況并協助疏通,開展護坡隱患排查行動,有力保障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8月20日,湯峪鎮樓觀塬村網格員段建東在村內路口張貼告示、發放資料,宣傳眉縣禁止獼猴桃生摘早采的相關要求,引導村民按照獼猴桃生長周期科學采摘,把好果品安全與質量“第一道關”。
從山間地頭到村莊社區,從矛盾調解到民生服務,眉縣實施“多網合一”網格化管理,讓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變成“最美一公里”。這張越織越密的基層治理網,兜住了民生福祉,更兜起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鄉村全面振興筑牢了根基。(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