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宜春市銅鼓縣溫泉鎮祿田村村民在院落里“曬秋”。新華社發

市民在陜西漢中市天漢濕地公園內運動休閑。新華社發

福建連江縣定海灣“閩投1號”深遠海養殖平臺及深水網箱。新華社發

游客在云南騰沖市和順古鎮里游玩。新華社發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三秦大地披新翠,江西山水滿目新,八閩河山綠意濃,彩云之南景如畫……日前,記者在陜西、江西、福建、云南四地調研采訪,一路盛景,處處展現著蓬勃生機,涌動著綠色發展新動能。
從礦山整治到濕地保護,從綠色工廠到低碳園區,從生態養殖到智慧農業……一系列舉措不斷推動當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學精準施策 守護綠水青山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龍潭鎮楓林村的蝴蝶蘭基地,溫室大棚內蝴蝶蘭恣意綻放、婀娜多姿,花農們將各色蝴蝶蘭成品花裁剪、處理、裝箱,發往全國各地。
“今年七夕前后,就賣了近3萬株蝴蝶蘭?!比f花園林公司總經理謝凡生表示。
大棚內,花兒分外美麗;大棚外,露營基地綠草茵茵。
10多年前,這里還是塵土飛揚、“黑山墨水”的采礦區。自2012年起,永定區開始探索礦山綜合整治。清理煤矸石、治理水土流失、修復水生態、恢復植被……一系列治理工作先后開展,礦區及周邊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在云南省昆明市寶豐濕地,一個氣象監測設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這個是負氧離子監測設備,用于監測濕地周邊負氧離子含量?!崩ッ鞯岢貒衣糜味燃賲^滇管水務局濕地建設管理崗主管鄧駒恩說。
負氧離子,常被作為衡量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而濕地,正是空氣中負氧離子產生的重要場所。
“經過長期監測的數據顯示,寶豐濕地片區負氧離子濃度正??蛇_到2300—3800個/cm3,遠高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清新空氣負氧離子濃度。”鄧駒恩說。
目前,寶豐濕地已成為昆明城市濕地環境保護科普宣教的重要窗口。2021年,寶豐濕地成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永久性成果展示點之一。
在陜北,隨著生態治理水平的提升,昔日荒山土坡披上“綠甲”。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的小村莊南溝實現蝶變,創造了在黃土高原進行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的奇跡。
這個陜北的小村莊,生態修復與治理何以成功?秘訣就是“山峁緩坡修梯田、陡坡山間種林草、溝道打壩造良田”的水保生態綜合治理模式。
“2015年,南溝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綜合治理項目啟動。”安塞區水土保持工作隊副隊長拓強強說,“通過工程、植物、耕作相結合的綜合治理,南溝實現了蝶變,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培育發展了特色產業,園區內實現四季常綠、三季有花?!?/span>
今日之南溝,草木郁郁蔥蔥、生機盎然,走出了一條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好路子。
“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專門針對南溝生態修復與治理中綜合采取的溝道和坡面治理、土壤改良、節水灌溉、濕陷性黃土高邊坡治理等措施,進行相關研究。這里,還成了全國許多大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安塞區水土保持工作隊副隊長劉濤說。
逐“綠”而行 低碳轉型
在江西省南昌市,有一座工廠,廠區80%是森林、濕地,被人們稱為“最美中國工廠”。這就是華潤江中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灣里制造基地,亦被稱為“江中藥谷”。
藥片制劑生產,溫度控制尤為重要;節能降碳轉型,空調系統大有可為?!澳壳埃兴幑戎评湎到y集成控制,節能率可達到33%,采用新型磁懸浮冷水機組,能節電約26%。”華潤江中灣里制造基地負責人鐘志堅說。
在江中藥谷,綠色低碳、節能生產的案例還有很多。日處理量可達1000噸的中水回用系統,處理后的水能用于廠區景觀補水和綠化灌溉,年節水量達14萬噸;廢棄的藥渣,還能用于畜禽飼養;屋頂還建設了分布式光伏電站……
福建省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內,一排排光伏板整齊地排列在倉庫頂上,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為各類設備提供清潔能源。
廈門港務物流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黃強表示:“現在園區內45臺叉車全部‘油改電’,一臺電動叉車一年可減少柴油使用量6.2噸,二氧化碳減排量可達19.5噸?!?/span>
好處遠不止于此。綠電不僅能“自發自用”,還能實現“余電上網”?!皥@區內全年光伏發電977萬度,園區年僅自用351萬度,余電上網626萬度?!睆B門港務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荔荔說。
目前,象嶼綜合保稅區通過電力供應綠色化、裝卸設備電動化、倉儲設施智能化等,成為國內領先的“能源自平衡零碳園區”。
“這些年,我們企業的綜合能耗在逐年下降?!痹颇鲜±ッ魇邪矊幃a業園區內,一家企業工作人員李興藝驕傲地向記者介紹,近年來,該園區協同推進產業綠色高端化,規劃打造的綠色新能源電池產業,短短兩年時間實現了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此外,園區還積極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給體系,加快建設零碳一體化智能管理平臺,系統降低園區電耗,推進綠美園區建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李少康表示。
逐“綠”而行,低碳轉型。當前,安寧產業園區立足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創建基礎,積極融入和踐行“零碳”理念,致力把綠色新能源電池產業園區打造成為零碳園區標桿。
利用“好生態” 發展“好產業”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利用山泉水的生態優勢開展棘胸蛙養殖,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靖安縣一家從事棘胸蛙養殖的企業技術負責人彭贊介紹:“靖安棘胸蛙產業中,蝌蚪孵化率這個關鍵指標已得到較好解決,目前可達90%?!?/span>
養殖技術好、市場回報佳,參與養殖的群眾越來越多。于是,當地采用“1+N+N”模式,即“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利用“好生態”,發展“好產業”,獲得“好收益”。
靖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小紅介紹,2024年,靖安全縣養殖棘胸蛙約700萬只,養殖大棚面積達10萬余平方米。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爐下鎮斜溪村,青山連綿,綠水悠悠,村里不時傳來鳥兒啼鳴聲。
誰能想到,粗放的養殖業曾是這里的支柱產業。從2017年起,以斜溪村為重點,延平區打響了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攻堅戰,拆除養殖場面積約381.32萬平方米。
如今,野餐、燒烤、品花茶、乘游船……依托3.8公里長的閩江江岸線、千年古榕及周邊的綠水青山等自然資源,斜溪村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敖陙?,村集體收入達到700多萬元,旅游收入從零突破到20萬元?!毙毕羼v村第一書記李成政說。
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科技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位于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秦嶺深處。這里光照充足、空氣清新、水質純凈。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太白成為露天蔬菜生產的理想之地。
在太白縣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各類蔬菜長勢喜人。深入蔬菜大棚,一排排水上漂浮的綠色幼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基地負責人艾科平介紹:“以前,育苗需要40天到60天。經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太白試驗站的改良,現在育苗只需20天到30天。新技術不僅縮短了育苗時間,還減少了土傳病害,并將移栽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span>
“我們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種植全程機械化,管理采用了智慧化、數字化監測,實現了智能化水肥一體噴、滴灌技術全覆蓋。”艾科平介紹,現在基地每年可生產高山特色蔬菜2900噸,產值達1200萬元,帶動180戶320人增收致富。(光明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