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
安徽,是抗戰的重要戰場,也是戰略大后方。新四軍將士馳騁江淮,無數安徽兒女毀家紓難,用獨輪車、扁擔架起支前生命線。從皖西山區到巢湖之濱,從大別山脈到淮河兩岸,每一寸土地都在訴說著 “一寸山河一寸血” 的悲壯,每一處遺址都在詮釋著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的擔當。
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出發。今天的安徽,已從當年戰火紛飛的舊山河,蝶變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創新成果斐然、鄉村振興步履堅實,江淮大地處處涌動著發展熱潮。
近日,人民日報記者探訪黃山、安慶、六安,走進這里的抗日遺跡和紅色展館,這些散落于皖山皖水間的展館,如歷史的坐標,標記著這片土地在民族危亡之際的犧牲與抗爭。它們并非冰冷的建筑,而是八十載時光無法磨滅的見證者。

安徽黃山,新四軍二支隊琶塘紀念館。張俊攝

俯瞰黃山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張俊攝

黃山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張俊攝

游客在黃山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參觀。張俊攝

黃山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一角。張俊攝

黃山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展出的歷史圖片。張俊攝

安慶潛山野寨中學抗戰英烈紀念碑。張俊攝

安慶岳西縣中關鎮抗日工作團舊址。張俊攝

安慶岳西縣中關鎮抗日工作團舊址。張俊攝

大別山烈士陵園紀念碑。張俊攝

大別山革命烈士陵園展出的新四軍開辟抗日民主根據地史料。張俊攝

位于金寨縣大灣村的中共鄂豫皖區委員會舊址。張俊攝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