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寶雞市公安局按照全國統一部署開展了打擊整治網絡謠言行動,共查處本地造謠傳謠案件118起,清理網上違法信息479條;關停網絡賬號5個,查證并通報外省市網絡謠言線索766個。
市公安局有關部門通報了3起典型案例以及其危害:
案例一:網絡謠言造成群眾恐慌和秩序混亂。在西安召開“中國——中亞五國”峰會前夕,我市網民王某某在微信群中編造恐怖分子從隴縣進入寶雞的謠言,公安機關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依法對其給予行政處罰,并解散相關群組。網絡謠言往往以夸大、夸張,無中生有的方式傳播,容易引發公眾恐慌和混亂,對社會秩序產生負面影響。
案例二:網絡謠言傳播造成政府、企業、個人的形象損害。我市網民楊某某、朱某某在“胡某宇事件”調查結論發布后,仍然通過抖音發布多部視頻,宣揚胡某宇是被人害死,學校背后有大的保護傘。公安機關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依法對二人給予行政處罰,并清理謠言信息90余條。網絡謠言的傳播對政府、企業和個人造成嚴重損害,對被造謠者的形象和聲譽造成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
案例三:網絡謠言傳播嚴重擾亂公共輿論,干擾人們的認知。我市網民王某某在微信群中發信息稱:派出所通知,有開小車的向小學生問路,并拿100元感謝費讓學生帶路,請大家教育孩子千萬不要相信, 有可能會摘取器官搞移植。公安機關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對王某某依法給予行政處罰,解散網絡群組。網絡謠言通常以欺騙操控的手段傳播,影響公眾的判斷和決策,虛假信息傳播扭曲公共輿論,影響社會價值觀。
為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對網絡謠言的辨別力,降低網絡謠言給人民生產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營造全社會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的良好氛圍,寶雞市公安局將持續開展打擊整治網絡謠言行動。
與此同時,為營造清朗網絡環境,寶雞公安以“抵制網絡謠言,共建清朗網絡”為主題,組織開展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宣傳活動,先后制作短視頻9部,橫幅72條,展板27個,海報19幅,手提袋3000余個,在省市縣各級媒體開展網絡宣傳,通過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等開展線下宣傳,多渠道提高網民的知法守法意識和識謠辨謠能力,攜手各界人士共筑和諧清朗網上輿論環境。(寶雞日報 刁江嶺 胡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