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隴縣文化旅游局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關山草原5A景區“兩個創建”為抓手,一手抓創建,一手抓提升,以創建促發展,“兩個創建”扎實推進,在中省市頻頻獲獎。

隴縣政府出臺了《隴縣推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促進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關于推動隴縣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域旅游發展貼息貸款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旅游重點項目建設獎勵辦法》《關于支持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隴縣文化旅游人才考核獎勵辦法》《隴縣人民政府關于關山林草地保護的通告》等10余項旅游政策,多點發力,保障了全域旅游快速發展。

2022年,在地鐵、公交、電視、高速跨線橋等媒介投放隴縣旅游宣傳項目的基礎上,將旅游宣傳引向旅游名鎮、示范村等方面,同時充分利用短視頻等新媒體,立體式、全方位推介宣傳隴縣旅游資源。

創新建立了百億全域旅游支柱產業鏈長工作機制,縣長任總鏈長,親自謀劃推動,下設景區拉動鏈、鄉村帶動鏈、文化引領鏈、產業融合鏈4條分鏈線條推動機制。形成了一批具有隴縣特色優勢的旅游產業集群、產業基地、領航企業。
全域旅游首次切塊鄉村振興資金1930萬元,建設旅游設施和產業項目,八渡旅游名鎮提升、固關里旅游度假區、溫溪度假村、馬曲西柿樹園改造、固關特色村寨、11座旅游廁所建設、良棲·關山、龍門里高端民宿等25個鄉村旅游項目全部建成,旅游設施煥然一新。
"旅游+"戰略深入推進,和氏高寒川牧場榮膺第四批國家休閑觀光牧場,陜西天賦神馬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大秦關山》實景演藝發起人曹鐵虎入選全國2022年度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龍門洞獲評陜西省第四批自然教育基地,固關街村入選第四批陜西省傳統村落名錄,《隴州秦鼓》獲寶雞市文化旅游節鑼鼓大賽金鼓獎,融合發展明顯優化。

進一步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隴縣知名度。先后舉辦了“非遺過大年”社火直播活動,吸引了國內外1600萬網友在線觀看,被中央電視臺13套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和中央電視臺2套財經頻道《正點財經》報道播出;“非遺慢火車”活動,將隴縣民俗文化、社火表演等帶上火車為群眾提供沉浸式、移動式的文化體驗,受到廣大群眾一致好評,被《文旅中國》作為典型案例報道;“浪漫七夕 古韻隴州”皮影展演活動;隴州社火疙瘩臉譜繪制技藝、隴州社火頭帽制作技藝列入省級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庫;《隴州秦鼓》獲市級鑼鼓大賽“金鼓獎”。
集“五館一院一中心”功能為一體的隴縣文化活動中心建設項目啟動,完成立項、可研、項目初設等前期工作;建成隴縣(長城)博雅城市書屋;隴縣文化館通過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獲評國家二級館;2022年新建成八渡鎮蜜蜂文化科普館、天成鎮鐵塬村普?;ㄌ?、明德軒、文化驛站等新型文化空間10個,縣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水平穩步提升。

圍繞“我們的節日”主題,線上線下齊發力,城鄉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豐富城鄉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足感。先后舉辦“逐夢新征程 歡樂隴州年”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錄播、“抖動關山 請您來嗨”等示范性活動14次;戲曲進鄉村文化惠民演出240場、“書香隴州”全民閱讀推廣線下線上42次、公益電影放映1308場。
聚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城市建設、抗擊疫情等中心大局,把好輿論導向,唱響時代旋律,講好隴縣故事?!端I缁?吃蒸碗 隴縣在江蘇務工人員就地過年“年味不減”》獲陜西新聞獎一等獎、寶雞廣播電視獎一等獎、寶雞新聞獎三等獎;中省以上媒體采用新聞46篇,中央電視臺播出5條,陜西電視臺播出16條,學習強國采用25條。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