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渭濱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西部傳感器之都”目標定位,以壓力傳感器為重點、以市場需求為牽引、以園區承載為基礎,緊扣“建好園、招好商、服好務”三個關鍵,打造現代化產業園區,構建起產業聚勢蓄能的“強磁場”,打造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2022年,渭濱區傳感器產業鏈企業占到了全市80%以上,傳感器及關聯配套企業產值突破30億元。
圍繞傳感器產業承載需求,建設特色專業園區,吸引眾多企業在園區集聚,要素在園區集中,實現傳感器產業集群化發展。
一是高起點規劃。按照“功能布局一流、協作配套一流、綠色低碳一流、智慧共享一流”的要求,在姜譚經開區規劃用地2000畝,打造集創新孵化、產業集聚、國際合作、物流貿易、智慧應用、生活配套為一體的高能級現代化產業生態區。在產業核心區,集約利用350畝土地,投資30億元,實施西部傳感器產業園項目,建設50多萬平方米多層電子類標準化廠房。重點吸引智能傳感器、半導體集成電路、微電子等產業鏈上下游項目入駐,聚合高端制造、設計研發、應用測試、孵化培育、人才培養等多個產業領域,力爭用三年時間,園區產值突破60億元,帶動關聯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傳感器產業基地。

西部傳感器產業園區規劃圖
二是高標準配套。傳感器產業園按照“工業上樓,產業筑巢”的思路進行建設,對廠房按照荷載、用途、層高進行標準化設計,打造工業用地立體配置模式,在集約用地的同時,促進產業布局集中和畝均效益提高,發揮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項目完成招商后,畝均投資強度預計突破3000萬元,畝均年稅收將達到150萬元。產業園建設過程中,提前布局現代物流、法律服務、金融科技等生產性服務功能。完善人才公寓、職工餐廳、健身休閑等生活性服務功能。設立秦創原創新協同平臺分中心,政企聯動建設傳感器研究院,打造MEMS智能傳感器公共測試平臺,傳感器孵化園被認定為省級眾創空間,并成功孵化培育恒瑞測控、普瑞思電子等一大批傳感器企業。

西部傳感器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用
三是高效能建設。渭濱區舉全區之力加快西部傳感器產業園建設,目前,產業園一期已建成5.6萬平方米精密電子廠房,中芯富晟、中創精密等一批重大項目入駐投產,被省工信廳命名為陜西省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在建的4.4萬平方米精密電子廠房,今年9月份將建成投用。產業園二期建設的西部智造創新園,在原僵尸企業秦嶺水泥地塊上建設實施,通過企業破產方式對閑置土地進行二次開發利用,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今年年底8棟精密電子廠房將主體竣工,地下停車場、餐廳、宿舍等配套設施同步建成投用。產業園三期規劃的電子新材料產業園,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也將于今年年底前建成投用。四期傳感器配套產業園已進入征地拆遷階段。

西部傳感器產業園二期西部智造創新園效果圖
圍繞傳感器產業鏈發展需求,聚焦產業上游供應體系和下游應用市場,大力招引傳感器龍頭企業和產業鏈配套企業在園區落地,增強園區產業發展活力。
一是建設招商同步走。在傳感器產業園二期西部智造創新園項目建設中,采取“建設+招商”同步進行的模式,在保質保量加快園區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精準招商,麥克智能壓力傳感器、權冠精密機電傳感器、維天科技雷達傳感器等投資12億元的5個項目已提前預訂。聚焦寶雞汽車制造、工業控制、智慧城市等應用市場和傳感器龍頭企業上下游產業鏈,與暾瀾資本、龍鼎投資等國內頂尖招商運營團隊達成合作意向,建設渭濱傳感器飛地創新園,引入長三角地區的優質傳感器企業入駐,打造“研發、銷售在杭州,注冊、生產在渭濱”的招商新模式,目前已洽談儲備入園項目8個,計劃總投資20億元,確保實現“竣工即交付、交付即投產”。
二是政企聯動促落地。在傳感器產業園三期電子新材料產業園建設中,采取“政府建廠房,企業落項目”的模式,由政府爭取專項債資金,按照招商項目需求,量體裁衣,定制化建設電子新材料產業園,建成后聚瑞芯光電公司實施半導體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等全產業鏈項目,有效減輕了企業在項目前期投資的資金壓力,使更多資金用于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的提升,在壓縮項目建設周期的同時,實現政企互利共惠、合作共贏。

中芯富晟高端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項目順利投產
三是政策引領樹品牌。全面落實寶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5+N”系列政策,疊加實施多項招商優惠政策,制定《促進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成立工作專班,積極對接以比亞迪、吉利、陜汽為代表的整車制造龍頭企業,全力幫助企業拓展應用市場;區財政每年拿出2000萬元,對新引進的傳感器企業新增地方財力貢獻,實行“3+2”獎補;對入駐西部傳感器產業園的企業給予三年廠房免費租用、固定資產投資貸款扶持,為傳感器產業發展提供了沃土肥田。
建立“四員”服務模式,打造聯企服務升級版,政企協作推進園區項目建設,共同發力解決企業經營難題,在園區營造“政企一家人”的干事創業氛圍。
一是當好企業運營“聯絡員”。區上項目主管部門圍繞產業發展及項目建設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建立項目企業全周期跟蹤服務機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服務團隊、一跟到底”的項目包干模式。通過班子成員入企調研、包企干部上門服務、組織企業交流座談、走進企業政策宣講等方式,走訪聯絡企業200余次,協助入園企業解決發展、生產等各類問題30余項。
二是當好企業生產“監督員”。堅持服務與管理并重,關心與監督同行,建立入園企業管理辦法,進一步理順企業入駐、孵化、擴產全流程服務,加強孵化監督,及時清退不符合規定企業,今年以來,清退運營不良企業3戶,新培育2戶企業遷往西部傳感器產業園擴大再生產。
三是當好企業運轉“服務員”。針對新投產企業專業人才不足、用工短缺等問題,聯合寶雞技師學院、寶雞文理學院等6所院校,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專業技能人才培育服務,先后舉辦園區企業用工需求的專場招聘會3次,達成用工意向300余人。協調市區部門,及時解決園區項目備案、消防驗收等手續辦理,做好園區職工就餐、住宿、通勤等服務保障工作,讓企業在園區放心投資、安心經營、舒心發展。

舉辦傳感器企業專場招聘活動
四是當好企業發展“加速員”。在園區建設中開展“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優化土地集約利用,盤活園區閑置用地,電子新材料產業園等4個項目順利完成供地。圍繞企業融資難,發揮專利產權價值,舉辦政銀企對接會,為中創精密等8戶企業獲得授信貸款1.5億元,及時化解企業發展困境,助力企業快速成長。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