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統計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占 全部冠心病病人 總數的3%~10%。 近年來,發病率更是逐年升高! @各位年輕人 為什么心梗會找上你呢? 那么,想要遠離急性心梗這道“心坎兒” 都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今天 寶雞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二科副主任 向宗興副主任醫師為您來揭曉!

急性心梗,全稱為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狀動脈血管堵塞,造成心肌持續性缺血缺氧而壞死的一類心血管疾病。在眾多心血管疾病中,心梗是最讓人猝不及防且殺傷力強的一種急重癥,死亡率高,預后不佳,對家庭的經濟、精神均造成重大的傷害。

更可怕的是,近年來心梗發病正越來越“年輕化”。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注冊登記(CAMI)研究在2.4萬例患者中進行的分析顯示,年輕(≤40歲)急性心梗患者占8.5%,也就是說,每12個急性心梗患者中就有1個是年輕人。
在CAMI研究(國內最大規模的急性心梗注冊研究,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牽頭,共有108家醫院參與)中,進一步分析發現,年輕心梗患者多具有吸煙、高血壓、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癥等常見的危險因素為。其中,吸煙者占比接近3/4,高血壓患者占比也超過1/3。也就是說在高血壓、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表象”的背后,是年輕人一根又一根的香煙、一次又一次的加班、一個又一個的不眠之夜積累起來的。
可以說,年輕人追根究底,正是精神高壓、飲食不規律、吸煙喝酒、體力勞動少、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了冠脈斑塊的形成及破裂,從而使年輕人處于心梗的危險之中。

相較于年老者,年輕人突發心梗更危險、更可怕。
1、年輕人發病更突然,更容易被忽略
老年人心梗大多有心絞痛病史,但是約3/4 的年輕心梗患者既往沒有心絞痛病史。因此年輕人心梗發病前往往沒有一點跡象,往往被忽略,覺得自己“很健康”,一旦發病就來個“措手不及”。
2、年輕人胸痛更劇烈
老年人由于心絞痛基礎疾病的病程長,在反復發病的過程中,心臟會逐漸建立起血管側支循環等自我保護機制(另辟一條供血通道),而年輕人一旦發生心梗,由于缺乏“心肌缺血預適應”,因此胸痛更為劇烈、更致命。
3、年輕人心梗病死率更高
老年人心梗多見于冠脈狹窄,而年輕患者發生心梗最常見的病因是冠脈斑塊破裂,導致血管完全閉塞,心肌大面積缺血壞死,很容易出現致死性心律失常、休克及猝死等危重情況。

但心梗固然“可怕”,警惕這些心梗的“預警信號”,心梗也可及時“預防”,一旦突然出現以下情況,要高度警惕是否發生急性心梗。

胸痛是心梗的典型癥狀,常表現為緊縮感、壓榨感、壓迫感、燒灼感、胸憋、胸悶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時心梗也會伴有一些非典型癥狀:胃痛、惡心、牙疼、下頜部疼痛不適等。心梗疼痛多持續時間長,多超過20分鐘且不能自行緩解;常伴有放射痛(包括左上肢、右上肢及肩部)、惡心、嘔吐、氣短、呼吸困難等。嚴重時,可能導致血壓下降、神志模糊、一過性意識障礙、暈倒、尿量迅速減少等現象。
最后,溫馨提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心梗猝死事件提醒我們,年輕,可以拼搏奮進,但不該用健康鋪路。關注自身,健康生活,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的第一責任人。
專家名片

向宗興,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現為寶雞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二科副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陜西省絡病學會委員;陜西省醫師協會睡眠分會委員;陜西省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分會委員;陜西省中西醫結合結構性心臟病學會委員;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骨干帶教老師,教學秘書;寶雞市衛健委“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寶雞市“衛健系統先進工作者”;寶雞市“五四青年突擊手”;寶雞市“優秀黨員”;主持省、市級科研4項、院新技術2項、發明專利1項;參與省市級科研4項,參編論著3部,先后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等。發表論文15余篇。先后于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醫院心衰-心臟康復中心及交大一附院進修及介入培訓學習并取得介入準入資格證。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專業領域常見病、疑難病,制定了多個自擬方及膏方,臨床效果顯著。并擅長冠脈造影術、PCI術、起搏器植入術、射頻消融術、先心封堵術等介入操作。
門診時間:每周二下午
門診地點:門診樓三樓310室(西關院區)
24小時在線就診咨詢電話
向宗興副主任醫師 15760976620
(來源:寶雞市中醫醫院)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