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時節,走進水溝鎮夾咀村300畝紅蘿卜采收基地,拖拉機轟鳴聲不絕于耳,前來采購紅蘿卜的群眾在地頭間來回穿梭,一派繁忙豐收的景象 。

2023年,水溝鎮以“四年活動”為抓手,以“六大統籌”為路徑,全力實施“12345”工程(即錨定“產業優、工業強、生態美、百姓富”的幸福新水溝1個戰略定位;筑牢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2個發展支撐;做強果蔬、糧油、奶山羊3個農業產業;爭創“國家級衛生鎮”“糧食生產大鎮”“耕地保護先進鎮”“鄉村治理示范鎮”4個中省榮譽;打造5個百萬強村。),快馬加鞭、蹄疾步穩,奮力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這一年,項目建設更加強勁
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8月14日,鎮黨委、政府著眼當前發展面臨的瓶頸,帶領黨委班子成員、村黨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赴陳倉區慕儀鎮利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實惠農機專業合作社,陽平鎮渭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項目、東溝村蔬菜種植基地,鳳翔區城關鎮馬村設施蔬菜種植基地、長青鎮石頭坡村大蔥種植基地和柳林鎮亭子頭村紅蘿卜種植基地,利用一天時間集中學習鄰縣鎮村加快項目建設、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
“鎮上組織的這次外出集中學習,既觀摩了重點項目、目睹了特色產業,又看到了差距與不足,讓我深受啟發。利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實惠專業合作社在探索農機合作運營、壯大集體收入等方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好路子’,思路清、方向明,措施實、效益好,更加提振了我們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夾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藏文芳感嘆道。

今年以來,樹立全鎮“一盤棋”思想,黨委班子“一人抓一事”,組建工作專班,連續多次召開協調會、推進會,全程“蹲點式”“保姆式”服務,用最大力度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最快效率、最優服務為項目“讓路”、讓項目“上道”。截至目前,全鎮12個縣列重點項目全部建成,夾禾農業發展公司糧食全產業鏈項目進入全面“收益期”,新中村122畝果園改造提升項目開啟冬春“護理期”……
特別是夾咀村躍進渠改建項目作為全市唯一的以工代賑項目,總投資796.2萬元,新建長800米、寬3.5米的硬化道路,改建躍進渠東支渠、西支渠6.789千米,蓄水池5座,解決了周邊1000余人的出行、農副產品運輸及4800畝耕地灌溉問題,新增的噴灌水肥設施節水省力,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水溝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齊雪艷向筆者介紹說:“2024年,全鎮將樹牢“項目為王”理念,落實“三三制”工作法,全力跟進渭河流域千河水溝段水環境綜合治理、易地搬遷安置社區公共服務等在報重點項目,系統整合“弱小散”資源,全力向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等領域聚集。”
這一年,產業根基更加穩固
全面推廣村集體自主經營和個戶租賃模式,精心管理410畝集體果園,紙坊溝村252畝掛果銷售,增收60萬元;成立夾禾農業、青果香、樂嘉達3個農業發展公司,抱團發展、統分結合、公司化運營,一體推進糧食生產、糧油加工、蘋果銷售;“華裕寶”牌菜籽油成功注冊食品生產許可證,年產值逾百萬;推行糧食產業“1355”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全年總收入650萬元,收益150萬元……

思路決定出路,目標引領發展。鎮黨委、政府著眼長遠、審時度勢,連續10多次召開產業謀劃工作座談會、推進會、專題會,鎮村干部一起開動腦筋想辦法、出點子。
6月18日晚8時許,一場以推進土地托管為主題的專題協商會如約而至。會上,各村黨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各抒己見,氣氛熱烈,真知灼見不時引起大家共鳴。“今年以來,全鎮采取鎮級統籌、抱團發展、公司化運營模式,依托新成立的夾禾農業公司,累計托管土地10000畝,小麥制種7000畝,夏播玉米3500畝,秸稈利用3000畝,收儲小麥1000噸……”面對這一連串數字,水溝鎮黨委副書記薛鵬飛滿心歡喜、侃侃而談。
2023年,村級集體經濟取得豐碩成果,百萬強村目標邁出堅實步伐,裕華村、夾咀村、紙坊溝村、豐頭村、英明5個村年收入突破百萬大關,占全鎮村總數的50%,產業發展的韌性更強、發展后勁也更加的殷實。
這一年,環境整治更加有力
12月7日迎來了“大雪”節氣。在改造一新、寬闊筆直、干凈整潔的千隴南線上,工人師傅們正在進行柏油路面標志標線施劃,意味著實施半年多的南線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即將竣工。
千隴南線是水溝一帶群眾日常出行的“生命線”和致富路,面對往日塵土飛揚、坑洼不平,路面狹窄、隱患增多的窘境,鎮黨委、政府多次與縣級主管部門溝通,最終,這件事關民生的幸福工程落地開工。
冬日暖陽,其樂融融。在新建成的裕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邊,村民們正在曬太陽、拉家常,好一幅悠然自得、和美幸福的鄉村畫卷。經過一個多月的拆舊建新,這個占地800多平方米的集休閑娛樂、公共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閑廣場,成為了裕華村又一個新地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一年來,全鎮上下深入學習“千萬工程”成功經驗,統籌考量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建立“班子成員暗訪督查”“村組環境季度觀摩”“基礎設施常態管護”三項制度;強力推進“335”治理模式,重點打造5個節點,高質量完成豐頭村團結段、紙坊溝、夾咀村村委會改造提升,柿溝村“第二鎮區”建設加速推進,水溝村“水美鄉村”項目穩步實施。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不僅關系到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也關系到農村社會的文明和諧。水溝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齊江濤告訴筆者:“2024年,我們將強力推進千隴南線改造提升,在沿線村美化巷道、植綠護綠,重點打造柿溝、豐頭、夾咀、裕華4個節點;綜合治理沙溝、水溝,聚水成景、打造‘水美’鄉村,確保‘國家級衛生鎮’創建一舉達標。”
這一年,民生賬本更加厚實
12月9日,紙坊溝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村級集體經濟產業收益分紅大會,來自該村八組村民吳有存高興地向筆者說,今年他本人做了開顱手術,家庭支出較大,喜領分紅款,讓他對今后的生活更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連日來,三泉村、夾咀村、新中村、裕華村、柿溝村等村的分紅大會已陸續召開。今年,隨著各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大幅增加,全鎮10個村用于分紅的資金達20.95萬元,除留足產業發展預備金外,用于分紅的資金總額和個戶收益均實現了“雙提升”,產業發展帶來的改革紅利,讓村集體的家底更加厚實,群眾的腰包更加鼓足。

當前,“民生工程”進入了密集收獲期。縱觀這一年,全鎮高標準實施了全市首個以工代賑示范拓展項目,累計發放勞務報酬209萬元,項目建成后,鎮上還設置多個公益性崗位,負責后期管護工作,做到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不斷檔;瞄準小平臺、小陣地、小基建、小自治“4個切口”,整合水韻家園小區門面房3套,成立便民服務中心,建成兒童成長家園,規劃30㎡的農家菜圃60個,實現小區集中供暖,舉辦政策宣講、義診義剪等活動10場次,累計紓困解難110余項;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實現應參盡參,420戶1007人低保對象實現動態管理、應保盡保,66戶181人動態監測戶做到因戶施策精準幫扶,牢牢守住了防返貧底線;為切實減輕群眾負擔,促進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以推廣“關心群眾身邊事,婚喪嫁娶‘一頓飯’”改革為小切口,制定出臺符合本地實際、便于群眾操辦的“12355”紅白事實施細則,累計開展政策宣講50多場次,為群眾減負30余萬元……

共享發展,民生為重。“一年比一年厚實的集體家底和民生賬本,記錄著全鎮社會事業發展和群眾生活環境改善的點滴變化。而一年又一年的接續發展,讓和美鄉村建設的壯麗畫卷越繪越美。如今,更多水溝人的幸福感由期盼正逐漸變為現實。”水溝鎮黨委書記賈國棟說。(任超 霍帥)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