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鄉村道路干凈整潔,一棟棟農家庭院錯落有致,一處處休閑廣場設施齊全,一幅幅文明墻畫扮靚村容村貌……如今的寶雞農村環境美如畫、文明新風潤人心,這是我市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成果。 “千萬工程”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帶來了“金山銀山”,使我市許多村莊成為綠色生態富民家園,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致富,美麗鄉村孕育“錢景”無限,讓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 槐芽鎮保安堡村——“網紅街”吸引村民“家門口”創業 “現在,村上環境衛生和以前相比變化很大,家家戶戶都能自覺把房前屋后打掃干凈,村上還有專門的保潔隊,環境干凈整潔,住著更舒心。”對于近年來的變化,眉縣槐芽鎮保安堡村脫貧戶張立炳感觸頗深,他說,“居住環境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村上產業遍地開花,家門口就能創業、就業,日子越過越紅火。” 保安堡村隸屬于槐芽鎮,310國道穿村而過,距離太白山景區只有8公里。因為距景區近,村里的商貿步行街成了不少游客采購、就餐的最佳選擇。保安堡村“兩委”看到了商機,為了吸引更多游客,在這里獲得更好的購物休閑體驗,2023年4月,村上投資400多萬元,仿照西安大唐不夜城對街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如今,這條老街道煥發了新活力,白天人潮涌動充滿煙火氣息,夜晚霓虹閃爍為老街又添了一抹浪漫與夢幻,成了不少游客打卡的“網紅街”,而且火爆的人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 “現在不出村就能掙錢,雖然創業辛苦點,但能照顧家。”保安堡村村民崔金龍感慨地說,以前在浙江打工,家里全靠妻子照顧,錢沒掙多少家也顧不上,后來聽人說村上改造的商貿步行街特別火,自己就和家人商量回家創業,在步行街開了一家豆花泡饃店,月收入有8500元。近年來,像崔金龍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他們被家鄉巨大的變化所吸引,紛紛返鄉創業,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改造商貿步行街只是我們村新開發的一個經濟增長點。這些年,村上除了發展主導產業獼猴桃外,還通過土地流轉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村級集體經濟效益日益顯現,村民在家門口致富增收已不是夢。”村黨總支書記樊新輝說起村上這兩年的發展一臉驕傲。他說,村“兩委”班子因地制宜,全面完善獼猴桃產業鏈,建成了29個獼猴桃冷庫、1個物流中心,不僅輻射周邊、帶動就業,為村民增加收入,還能有效增強主導產業的抗風險能力,為獼猴桃保“價”護航。 “今年我們又爭取了‘圓桶養魚’項目,項目還沒建好,省內外多家企業就已經跟我們對接了,預計投用后能為村上每年增收20萬元。”樊新輝告訴記者,如今通過多渠道發展富民產業,促進村民增收,去年村上人均收入達到了1.86萬元,村民腰包鼓了,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眉縣齊鎮村——獼猴桃銷售開啟“人人電商”模式 農產品種出來,如何順利“變現”?齊鎮村有秘訣,那就是讓農產品“觸電上網”,村上幾乎人人“玩”電商。 齊鎮村耕地面積6440畝,其中主導產業獼猴桃的種植面積達5949畝,年產量1000萬公斤左右。這么多獼猴桃對于齊鎮村來說,不僅不愁賣,還不夠賣。 “網上一斤還能多賣一兩塊錢,我們村男女老少都會在網上賣獼猴桃,規模大點的電商還收購附近村子的獼猴桃。”齊鎮村村民薛剛干電商已有5年,家里種的14畝獼猴桃全部通過網絡銷售,每年他還要在附近村子收購將近3萬公斤獼猴桃,才能滿足客商需求。對于薛剛來說,每年9月到來年2月底都是最忙的時候,不過收獲也頗豐,不算家里種的獼猴桃,他自己在網上賺差價半年時間就能收入15萬元。他告訴記者,這與村上持續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創新農產品銷售模式、開展電商技能培訓分不開,極大地拓寬了鄉親們的致富門路。 近年來,農產品通過電商銷售迅速興起和發展,成為農業農村發展的新亮點和新動力。對此,齊鎮村“兩委”抓住機遇,邀請網絡專家給村民上課,從獼猴桃品牌打造、物流運輸再到網絡營銷,為村民打造了一個全方位的學習溝通平臺。“村上每年超過三分之一的獼猴桃都通過電商銷售,村里成規模的電商達到30多戶,主導產業與電商產業結合,形成了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齊鎮村黨總支副書記劉新田說,如今村上有獼猴桃標準化示范園500畝、獼猴桃儲藏冷庫10座、獼猴桃花粉廠1座……從種植到存儲、從推廣到銷售,村上抓住主導產業精準發力,為村民“鏈”起了一條綠色致富路。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2023年,齊鎮村大力做好盤活閑置資產文章,巧變“存量”為“增量”,將原來閑置的商貿城建成服裝超市;將占地10畝的廢舊磚廠改建成養雞場;新建村農資配送中心1座……村集體實現盈利68萬元,為全村脫貧戶分紅5.2萬元。 “這條學子路上有中學、小學、幼兒園,以前只有4米寬,每天上下學的孩子把路都堵嚴實了,前兩年村上拿出100萬元進行道路改造提升,不僅將路擴寬至8米,還美化墻面1460平方米,如今這里成了村民心中‘最美鄉道’。”劉新田說,經濟提升了,鄉村更美了,群眾的生活也要更有保障,這才是讓“千萬工程”建設成果真正惠及百姓。(寶雞日報) 原標題:美麗鄉村“錢景”無限——眉縣保安堡村、齊鎮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促發展側記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