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寶雞市陳倉區千渭街道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怎么治、治什么、誰來治”等問題,探索出了以“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撐、精細化服務、聯動化共建”為手段的“四化治理”城市黨建新路子,為加快推動現代化城市基層治理,不斷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奠定了堅實基礎。
網格化管理,結出基層治理“智慧果”
3月16日,鐵道南社區召開三級、四級網格員培訓會,明確工作職責,交流經驗,提升網格化服務水平。鐵苑小區網格員巡查入戶時發現,孔德營老人家中有燃氣味,網格員第一時間向社區反映,社區“兩委”班子通過分析研判和征求居民群眾意見,確定開展“情系桑榆老有所安”活動,針對該小區高齡獨居老人,進行地毯式全覆蓋“敲門行動”,摸排核實。以該小區試點,為20戶高齡獨居、空巢老人家中安裝感煙探測器、燃氣探測器、門磁傳感器智慧養老系統,為他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安全保障。老人們的子女在系統安裝完成后都表示,心里踏實了很多,對社區的這項舉措表示由衷的感謝。

城市要發展,治理是關鍵。街道黨工委以社區黨組織為引領,按照“社區、小區、樓棟、單元”,劃分10個一級網格、143個二級網格,640個三級網格、1783個四級網格,通過聯建、共建,成立53個二級網格黨支部,135個三級樓棟黨小組和434戶四級黨員中心戶,整合樓棟長、物業管理員、居民志愿者等力量擔任“三級網格員”,建立“四級網格”管理體系,同時,增加60名二級專職網格員,落實薪酬待遇,提升社區治理效果。制定《網格員管理辦法》,賦予網格長、網格員、樓棟長和單元長4大類28項工作職責,明確社情民意征集、矛盾糾紛調處、社會治安防控等9項服務內容,建立走訪巡查、問題處置反饋、民意信息上報等5項工作制度,推動治理更加規范化、科學化。

信息化支撐,打通數字發展“快車道”
4月9日,會展中心社區三級網格員在錦繡園小區例行走訪時,發現殘疾人張超家里傳來呼救聲,他查明情況后一鍵呼叫,指令發布直達二級網格員譚亞社手機終端,他立即介入處置,發布指令,調度指揮,讓其將鑰匙從窗戶扔出,順利進屋查看情況,原來張超不慎從輪椅滑下,無法起身,呼救半天也無人聽到。進門后,網格員一邊安撫張超情緒,一邊聯系其監護人和家庭醫生,查看其身體情況,無大礙后,扶坐在床上。此次事件,有效發揮黨建綜治化智慧平臺作用,一方面一鍵呼叫對小區重點特殊人群情況進行上報,另一方面能及時發現和處置突發事件,真正將科技賦能小區治理落到實處。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街道黨工委把智慧化、信息化管理作為推動城市基層治理的重要手段,開發智慧黨建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并在街道微信公眾號升級搭建智慧小程序,建立“一網統管”指揮調度機制,聯通“12345接訴即辦”,使服務關口主動前移,打造出了一條“信息在網格采集、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的數字化治理新模式。街道黨工委先后安裝2300個高清監控探頭并聯網接入指揮中心,構建“線上+線下”同步運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新格局。建立問題所求“收集、分類、審核、轉辦、督辦、反饋”六部工作法閉環管理機制,網格員一鍵呼叫,指令發布直達網格員手機終端,并將問題處置過程全程留痕,實現“指令發布、調度指揮、處置反饋及信息分析”線上平臺一條線管理,推動現代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精細化服務,澆開居民生活“幸福花”
6月20日,千渭星城社區在紅色商圈外賣騎手黨群服務驛站開展“黨建引領聚合力 真情關懷送清涼”活動。社區工作人員為新業態群體送上了清涼解渴的綠豆湯、西瓜和防暑降溫大禮包,細心叮囑他們做好防暑。“謝謝社區為我們送來的夏日‘大禮包’!”外賣小哥王杰高興地說。“社區對我們真是太好啦,時刻惦記著我們戶外工作者,冬季送溫暖,夏季送清涼!”環衛工人張桂蓮阿姨激動地向社區焦書記說。小區保安呂恩會說:“西瓜真甜,真是甜到了我們的心坎上。”據悉此次活動共為一線新業態勞動群體送出綠豆湯、西瓜、防暑降溫大禮包50余份,這不僅為高溫下堅守崗位、辛勤工作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送清涼、道辛苦、鼓干勁,而且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辦好群眾事,守住群眾心。堅持把辦好群眾的事作為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社區服務事項清單和居民服務辦事指南,在醒目位置公開,方便群眾辦事。聚焦“15分鐘生活圈”,依托社區黨群服務驛站,常態化開展“一月一主題、一社一品牌”活動,使社區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化、全域化,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千渭星城社區外賣騎手驛站讓新就業群體和戶外工作者在炎熱夏日感受“清涼”關懷,廠區街道社區的“‘義’起行動·從‘頭’換新顏”活動、群力社區每月17日免費義診義剪、鐵道北社區“情暖夕陽紅·愛心聯系卡”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會展中心社區“五進樓棟工作法”、鐵道南社區“便民座椅暖民心”等系列民生項目,讓社區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大幅提升。

聯動化共建,架起便民服務“連心橋”
鐵道南社區依托黨建互聯互動單位陳倉區民政局積極認領社區“紅色連心、幸福民生”項目,為社區提供資金保障,對鐵路8號樓廣場坑洼的地面進行微改造,給車站1號樓小區安裝電動車充電樁三組,給開發13號樓住戶統一更換智能水表,為千渭尚品二期小區安裝了戶外休閑座椅7個,實現了黨建引領,多元共建,讓群眾服務工作更加精準貼心。

6月26日,雙鷗社區依托“愛鄰共享”“1+4+N”黨建品牌,聯合雙報到單位市醫保局、區科協、志愿者、社區社會組織等力量,圍繞時間、物品、技能、文化理念4條共享路徑,設置政策宣傳,便民服務,文化體驗,童趣市場攤位,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交流會。“我們腿腳不便,走不了太遠,今天在家門口就把發理了,太感謝你們了。”張改蓮阿姨摸著自己的新發型高興的說道。

居民有所呼,社區有所應。街道黨工委探索“黨建+物業”“黨建+街長制”綜合治理模式,充分發揮社區黨建聯席協調作用,整合街道轄區各級黨組織、駐地單位、雙報到部門和黨員干部等資源,積極推行“網格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任務分辦、協同處置、結果反饋”閉環工作機制和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共治機制,及時為特殊困難群眾、空巢老人、特殊群體兒童等重點人群開展“家門口”服務,著力解決小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北方動力社區“黨建架起愛心橋·暖心照亮回家路·愛心黃手環智慧助老我們在行動”,為老年人出門安全返航照亮了“探照燈”。茗苑社區“賦能微網格·提升大治理”黨建品牌,依托黨群服務驛站,開展“文明實踐情暖人心·便民服務一站到底”活動,讓居民體驗到“一站式”服務帶來的“便利感”。雙鷗社區“愛鄰共享”“1+4+N”黨建品牌,圍繞政策宣傳、便民服務、文化體驗、童趣市場,做實精細化服務,使更多居民主動融入到社區治理,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更加和諧融洽。(陳倉區委宣傳部)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