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銀河L7整車生產線

寶石機械員工組裝試驗鉆機

隴縣光伏發電項目

寶石管業工人檢測并修磨鋼管內壁

巨成鈦業工人焊接鈦管

西鳳酒制酒車間
創新,是一座城市最美的風景。
寶雞,作為“一帶一路”上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近年來緊緊圍繞全市13條重點產業鏈持續發力,大膽變革、勇于進取,用創新讓這座西部工業重鎮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截至目前,全市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7.664件,充分彰顯出“百花齊放”的創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寶雞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也提出,要堅定不移做強工業,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這更需要強大的創新力量來推動。
向新而行,攀高而上。且隨著記者的腳步,一同去探訪寶雞盛開的“創新之花”。
根深 孕育種子的創新沃土
初冬時節,漫步寶雞。目之所及,不僅有層林盡染的自然風光,還能感受到創新帶來的獨特風景——
當你乘坐疾馳的高鐵,驚嘆它又快又穩,能在高速運行中創造出“硬幣不倒”的奇跡時,你可知道,除了列車的高科技,也離不開軌道的精密,而其中的關鍵性降噪道岔,就是中鐵寶橋的創新成果;
當你開著燃油汽車盡享馳騁的樂趣時,你可知道,我國實現萬米深地鉆探技術的核心鉆機,就是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全球首臺1.2萬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
當你仰望星空暢想載人飛船上的奇妙生活時,你可知道,神舟載人飛船的自主對接機構和空間站的結構環材、結構件、空間裝置盒以及宇航員生活系統等所用鈦材,都是寶雞生產……
能上九天攬月,能下萬米深潛,這是來自寶雞創新的力量!
寶雞的“創新之花”不斷綻放,緣于這片土地有著濃郁的創新氛圍。
這是每一個“老寶雞”津津樂道的故事:在寶雞高新區馬營鎮南部靠近秦嶺山脈的山溝中,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一大批技術工人、知識分子、干部從全國各地來到這里,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這就是“寶鈦”的故事。隨著時代的發展,從山溝里走出的“寶鈦”,不僅帶動寶雞誕生了各類以生產加工鈦材為主的中小企業500余家,而且“寶鈦”和寶雞一大批鈦企業生產的產品,應用在了諸多“國之重器”上:“神舟”系列宇宙飛船、“嫦娥”工程、C919等重點項目工程都有寶雞“鈦”的貢獻。
再說一個寶雞普通農民的故事:他叫林紀功,眉縣人,在給人蓋房子的過程中,萌生了發明磚機的想法,經過不斷思索和實踐,最終成功發明了雙螺旋制磚機,填補了我國磚機制造業的空白,并在1985年4月成為陜西擁有專利技術的第一批發明人。依靠這項發明專利,林紀功成立了寶深建材機械有限公司。在林紀功的帶動下,該公司培養的100多名土專家取得科研成果46項,其中32項被授予國家發明專利權。
“寶鈦”和林紀功的故事,感染帶動了寶雞一批又一批的“發明人”。第一臺面皮機、第一臺自動化磚機、第一袋即食獼猴桃……車間里的發明家、農民發明家、草根發明家等各行各業的寶雞發明家層出不窮。
在寶雞這片創新沃土上,有“寶鈦”“寶橋”“寶雞石油機械”等大型創新型企業,也有一大批民營企業和民間發明人士,構成了高中低相互促進的立體式發明格局,帶動產業格局發生變化的同時,也讓整座城市充滿活力。
秤,是市場上最常見的物品之一。然而,在寶雞發明達人王建軍眼里,稱重計量卻是大有可為的新興產業。
這個坐落在寶雞高新區的陜西四維衡器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取得60余項國家科技成果和發明專利。公司的新老員工都聽過董事長王建軍的發明故事,也經常聽到王建軍說:“創新就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從發明公路自動衡器起步,再由不斷創新衡器的標準和種類而壯大,這是該公司30多年穩步發展的秘訣。創業之初,王建軍就帶著企業研發人員將研究方向定為公路自動衡器,公司發明的整車式、軸組式等公路自動衡器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全國高速公路計重收費和公路治超領域,成為近年來高速公路計重收費、出入口治超和公路超限超載治理的主流裝備。如今,作為國內動態稱重行業的領軍企業,該企業不僅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被授予“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也讓寶雞的動態稱重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談到30多年來取得的成績,王建軍說:“創新沒有止境,企業發展必須不斷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7.664件,同比增加1.828件。發明專利授權636件,同比增長165%,數量和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寶雞“創新之城”名副其實。

陜汽輕卡新平臺焊接線

寶雞無時閑青年酒業啤酒灌裝車間

寶雞中車時代專業化軌道工程機械整機制造基地

西鳳酒制曲車間
在采訪中,一位在寶雞發明專利行業工作近40年的“老兵”告訴記者,在他看來,悠久的歷史早已為這座城市播下了創新的種子,厚重的工業基礎豐富了創新的土壤,而火車為這座城市拉來了“天南海北”的思想碰撞,所以這座城市的人骨子里一直都有愛發明、愛創新的基因。
葉茂 敢于攀高的創業精神
“創新之花”,總是綻放在最陡峭的高崖之上。
正是因為寶雞人有一種敢于攀登高峰的創新創業精神,才讓寶雞創新“枝繁葉茂”。
早在抗戰初期,很多西遷的工廠和企業都選擇落腳寶雞,在這里孕育創新的種子。國家“一五”“二五”計劃和“三線”建設期間,一大批國有企業落戶寶雞。而近年來,隨著我市創新城市的深入推進,一大批富有創新創業精神的新型企業在寶雞不斷涌現。
“我是2005年來寶雞創業的,寶雞有很多老牌工業企業,產業鏈完備,可以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四川人吳四建,與記者談起了這些年在寶雞的創業歷程。他原本在國企有一份穩定工作,在闖蕩諸多城市后,他把創業的基地選擇在寶雞,創辦了寶雞市博磊化工機械有限公司,并始終把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創業初期,他帶領團隊利用4年時間,成功研發了八列對稱平衡式大型往復壓縮機,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為公司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訂單。后來隨著我國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吳四建帶領企業研發團隊緊緊抓住市場機遇,不斷為這些支柱產業提供所需的壓縮機,逐漸從一家小企業成長為寶雞的專精特新企業。如今,他們公司研發生產的壓縮機不僅銷往國內29個省區市,還遠銷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伊朗等國家。
深厚的工業基礎、勇于創新的城市氛圍,吸引了一大批企業來寶雞落地生根。
初冬的一場降雨,空氣中吹來陣陣寒意,而寶雞天聯匯通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卻是一幅“熱氣騰騰”的生產景象。
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高壓輸氫非金屬管材管徑產品,由于填補了國內同類產品空白,一上市就受到市場青睞,為公司贏得了來自印度尼西亞、墨西哥、伊朗等多個國家的大訂單。
寶雞天聯匯通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與吳四建的創業經歷有相似的背景,都是外地創業者在考察了諸多地方后選擇了寶雞這片沃土。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但輸氫管道卻一直是制約氫能產業鏈的“卡脖子”難題。這家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成功進行了國內首次高壓力非金屬管道純氫爆破試驗,自主研發的高壓輸氫非金屬管材管徑和承壓等級分別達到250毫米和6.3兆帕,填補了國內同類產品空白,為我國大規模、低成本、遠距離輸送純氫提供了重要裝備與技術支撐。
“我們每年都要拿出5%的營業額用于產品的創新研發,而且與很多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專門設立省級技術中心和陜西省重點實驗室。加之寶雞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所以企業用了不到10年時間,就占領了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該企業負責人楊先生說。
為了進一步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助力產業鏈企業破解高精尖“卡脖子”問題,我市已連續3年舉辦寶雞市高價值專利培育大賽,并圍繞鈦及新材料、傳感器、數控機床等重點產業鏈開展科技服務,讓每一顆創新的種子都有機會成長為參天大樹。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突破200家,全市涌現出一批創新能力強、專業化水平高以及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前列、實現進口替代、填補國內空白、突破“卡脖子”等創新技術:
寶鈦集團子公司寶鈦金屬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經過兩年多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高性能鋯—鋼雙層復合板,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解決了“卡脖子”難題;
陜西寶光真空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核心部件——有載分接開關用真空滅弧室,確保了“西電東送”水電站平穩運行,而且新產品以長電壽命和長機械壽命的“雙長”可靠性,讓國外同行刮目相看;
寶石機械與西北工業大學聯合開展的大錐度復雜異形環盤件旋軋成形新工藝取得成功,實現了國內先進塑性成形技術工藝的新突破,首次采用冷鍛工藝,鍛造稀貴金屬“鈮”,特殊材料加工技術實現“破冰”,填補了國內制造方法空白……
綻放 放眼全球的發展視野
“你知道嗎?就這一份搟面皮上就有62項發明專利。”
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寶雞搟面皮能夠飄香世界,離不開科技創新的“烹調”。
在電子商務和現代化物流快速發展的當下,寶雞搟面皮早已成為“網紅”美食。但搟面皮要保持原汁原味,就得當天制作當天食用,隔夜就會發酸發硬,口感驟降。為了讓搟面皮飄香“世界餐桌”,寶雞人很早就開始研究如何延長搟面皮的保鮮期限。寶雞“寶寶面皮”是一家備受市民喜愛的面皮店,幾個年輕人把搟面皮當成自己的“寶寶”一樣呵護,讓“寶寶面皮”從一家小小的餐飲店逐漸成長為我市現代化大型面皮企業的佼佼者。為了用科技創新解決搟面皮的保質鎖鮮問題,該企業邀請食品專家教授,并專門成立研發團隊,建立了工作室,從原料、制作、口味等方面改進提升技術,實現了在不添加防腐劑的情況下延長保質期。其中,他們研發的“搟面皮非真空鎖鮮發明技術項目”,在2022年寶雞市高價值專利培育大賽中獲得了優秀獎。
“搟面皮是自帶流量的‘網紅’食品,但是想把地方小吃賣到全世界,首先就要用創新技術解決儲存期短和口感變硬的問題。”“寶寶面皮”負責人王毅告訴記者,“經過不斷改良設備、不斷優化包裝環境,儲存期和口感還原率這塊短板終于被彌補,現在的寶雞搟面皮最長可以儲存180天,而且口感還原率可以達到95%以上。”
有了創新技術的加持,寶雞搟面皮出口訂單劇增,銷售額翻倍增長,國際市場逐步打開,2023年寶雞面皮出口額總計達到6000多萬元。“雜八得、寶寶、秦圣、岐正香”4家面皮企業擁有出口資質,每個月全市都會有3萬至5萬份面皮訂單遠銷日本、新西蘭、韓國等國家,進一步擴大了寶雞搟面皮的海外市場。
為何生活在內陸城市的寶雞人有放眼全球的發展視野?可能跟這片土地獨特的區位優勢有關。寶雞地處秦嶺山脈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是連接東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必經過寶雞;歐亞大陸橋上寶雞承東啟西,國家交通大十字寶雞連接南北,造就了這里的人們早就有看世界的發展眼光。近年來,中歐班列常態化運行、公路干線四通八達、寶雞機場進入建設階段,寶雞人無論是眼界還是格局,都在不斷破局延展。
每年秋分時節,眉縣金渠鎮寧渠村的一片有機獼猴桃果園里,飽滿圓潤的獼猴桃“簇擁”在一起,散發著淡淡果香。果農們穿梭于藤架之下,將成熟的果實熟練地從藤上摘下,分揀裝箱。但不同于傳統獼猴桃“吃軟不吃硬”,這片獼猴桃收獲后,可以通過“即食”技術,讓顧客買到獼猴桃就能馬上吃。
“硬著不能吃,軟了吃不及”一直是寶雞獼猴桃的痛點。
眉縣齊峰獼猴桃外貿負責人魯文博告訴記者,他們在做獼猴桃外貿出口時,就有客戶對“硬著不能吃”提出意見。為了打開國際市場,2016年開始,眉縣人就嘗試探索獼猴桃即食技術,通過聯動省、市各方技術力量,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的技術支持,組建研發團隊,著力攻克國產獼猴桃即食難關,直到2022年才真正突破了這一技術。即食獼猴桃的生產是通過變溫等手段讓獼猴桃進入后熟過程,使果實硬度變軟,營養物質充分轉化、糖度提高,達到可食的程度,也正是這一創新之舉,讓眉縣獼猴桃敢于和世界獼猴桃巨頭佳沛等少數跨國公司“同臺競爭”。
放眼全球的發展視野,早已讓寶雞人對標世界前沿技術領域生產好水果。如今,眉縣獼猴桃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0.2萬畝,年產量53.9萬噸,產品銷往國內所有省會城市和80%的中小城市,出口到加拿大、俄羅斯、泰國、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一片片翠綠的獼猴桃園如同鑲嵌在關中平原的綠寶石,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碩果 亟須強化的產權保護意識
有人說,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一直是最大的難題,但在寶雞諸多業內人士看來,寶雞的多項創新成果本身就是為生產服務的。這些創新的種子萌發在工廠、田間、車間,成長的果實也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所以轉化率并不是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業界一致認為,當下更值得關注的是,一份亟待加強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一場長達兩年之久的涉外專利侵權糾紛,讓很多寶雞人深刻認識到了保護知識產權的至關重要性。
寶雞華光鑄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專業致力于鑄造用陶瓷澆道管、纖維復合型保溫冒口、紙質澆道管研發和生產的企業。20多年來,這家企業先后獲得44項國家發明專利,并成為中國鑄造協會會員單位和行業標準起草單位、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他們公司研發的鑄造用紙質澆道管,獲得寶雞市首屆高質量高價值專利培育大賽一等獎,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生產鑄造用紙質澆道管的國家。
但就是這樣一家在行業內頗有名聲和口碑的企業,有一天突然接到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寄送的“日本花王株式會社訴其發明專利權侵權糾紛一案”的傳票和應訴通知書,指控他們公司生產銷售的紙纖維鑄造用澆道管等產品侵犯其發明專利權,要求他們公司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傳票中所提到的這項技術正是該企業的獲獎技術,并且因為質量優異、價格合理擁有廣泛市場,怎么突然間就侵權了呢?
維權和應訴的過程充滿艱難,寶雞市知識產權局協調中國(陜西)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組織高校教授、業內知名律師、專利代理師等多位專家,在西安召開維權援助咨詢研討會,與會專家就涉案產品是否落入請求人涉案專利保護范圍做出了咨詢意見,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思路方案。經過大量的事實依據,經過雙方友好協商,原告日本花王株式會社自愿主動撤回涉案專利侵權起訴書,且承諾不再以涉案專利針對原告提起其他民事訴訟、不對涉案的無效宣告請求提起行政訴訟。至此,歷時近兩年的我市首起“涉外”專利侵權糾紛案,最終以雙方和解結案。
“如果這場官司輸了,我們公司就再也不能使用這項技術,企業的損失將無法估量,贏了這場官司也給了企業一個非常深刻的警示,就是一定要注意知識產權權益的保護。”寶雞華光鑄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新平感慨地說。
這場跨國的知識產權糾紛,不僅僅警示了張新平,也警示了寶雞創新領域的很多企業和發明人。
寶雞市知識產權中心主任茍紅東在業內工作30余年,他告訴記者,隨著全球化發展,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近年來,我市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統一部署,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不斷提升與相關行政執法部門的協作效能,積極推動綜合治理,普及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知識,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由于部分企業和個人維權意識薄弱,認為糾紛解決起來時間長、成本高,甚至遇到侵權事件寧愿“忍一時”,助長了部分侵權行為。市知識產權中心一方面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宣傳,一方面通過加強新技術運用,建成寶雞數字化專利侵權糾紛處理口審廳,制定專利糾紛檢驗鑒定工作規范,有力提升了執法辦案能力和水平,就是希望能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
我市部分業內人士也建議,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寶雞科技創新氛圍濃厚,我市也出臺了不少鼓勵創新和保護創新成果的政策,希望好氛圍可以激勵更多企業勇于創新、善于創新。同時也期待相關部門可以出臺更多的好政策,推動創新思維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使之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一種價值導向、一種時代風尚,最大限度釋放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創新之“種”遍地發芽,創新之“花”絢爛奪目,創新之“樹”枝繁葉茂,創新之“果”累累搖枝,期待“創新之城”寶雞創造出更多令人矚目的成績!(寶雞融媒 周淑麗 韓正強)(照片由趙彬瑞、謝克強、趙志華拍攝)

編輯:劉慧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