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融媒 馬慶昆)改革開放打開了世界之窗,使國力更強、人民更幸福、社會更文明。西秦兒女以與時俱進的使命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大刀闊斧抓改革,迎來滿園碩果香。 2024年,我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跟省委安排部署,圍繞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和市委“一四五十”戰略,積極發揮改革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科學分析改革形勢,確定改革重點、破解改革難題,有效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新型取暖試點、“家門口”就業等一批“小切口改革”普惠民生,“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改革試點入選商務部典型案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模式全國推廣。2024年,全市135項年度重點改革任務按節點要求全面完成,56項中省改革試點穩步實施,多項改革工作得到省上肯定,一批有影響、有分量的改革案例在全國、全省交流推廣。 科技創新促騰飛 鈦產業規模躍升至全球首位;西鳳集團銷售收入破百億元大關;我市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連續四年排名地級市第一;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陜西烽火宏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參與項目均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1項科技成果獲得2023年度省科技獎。 2024年,我市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和科技創新領域亮點頻頻、成績斐然。我市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立足工業優勢,科學研判,緊盯國資國企、優化營商環境、要素市場化等關鍵環節,精準施策增強內生動力。完善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1+10”政策體系,五大企業集團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深化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制定出臺100條改革舉措,全省營商環境工作現場會在寶雞召開。《以“信易+”服務新模式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寶鈦集團、施耐德寶光、宏立至信和秦塬紡織4戶企業榮獲全省工業畝均效益“領跑者”稱號,蔡家坡經開區畝均改革試點經驗被全省推廣。 同時,我市出臺《寶雞市鼓勵科技研發平臺改革的意見》《寶雞科技教育校企研發協同辦法》,傾力打造寶雞科技創新的政策高地。推動秦創原“兩鏈”融合示范區建設,打造寶雞市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編制重點產業鏈創新圖譜,構建“1+N+X”產業創新體系,寶雞創新研究院實質化運行。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和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全市累計建成省市級創新平臺82個,兩化融合貫標企業達到345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41戶,12項科技成果榮獲全省科學技術獎。秦創原新型傳感器產業創新聚集區獲批建設,連續三年獲省級科技計劃項目資金支持。 2024年,我市繼續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完善招引政策,兌現獎補資金1285萬元,推行“用人單位+項目+人才”模式,引進各類人才500余人。探索“領軍人才+項目研發+創新團隊”機制改革,評選市級拔尖人才316名、產業工匠76名,新建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 惠及民生增福祉 “想做飯了樓下有賣菜的,不想做飯了就到社區便民食堂就餐……”日前,家住渭濱區新華巷社區的張天嶺高興地說,政府越來越重視民生領域建設,自從建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居民的生活圈非常便利。這是我市民生領域發展的一個縮影,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同時,我市不斷優化充分就業促進機制,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勞務品牌培育、就業服務提質三項工程。出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搭建產教融合專屬平臺。醫療機構“兩總”試點做法在全國綜合醫改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推廣;全面啟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建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20個,實現全覆蓋。出臺《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發布了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全市建成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191個,以老年人家庭為中心,步行15分鐘即可到達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全面發展啟新程 每天早晨和傍晚,市區金陵河兩岸人來人往,大家在河岸公園健身、跳舞、散步,累了便坐在凳子上休息,感受這里鳥語花香、干凈整潔的美好環境。河長趙秋蘭說,過去金陵河兩岸垃圾成堆、塵土飛揚的現象一去不復返,現在已建成“幸福河”,造福市民。 2024年,我市繼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環境治理、秦嶺保護、全域治水、國土綠化、綠色低碳“五大行動”。深化全域治水行動,西北地區首個試點金陵河“幸福河湖”全面建成,鳳縣、太白縣建成國家級水保示范縣。眉縣、麟游縣低碳試點方案通過省級審批,眉縣城區中深層地熱能供暖項目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2024年,我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位居關中五市第一。 實施《促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加快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等一攬子政策,打好文化體制改革政策“組合拳”,市融媒體中心掛牌運行。寶雞下站遺址入選“2023年陜西六大考古新發現”,法門寺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第十三屆寶雞市文化旅游節、第四屆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及中國(寶雞)國際羽毛球大師賽、寶雞馬拉松等大型體育賽事,讓寶雞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


2024年,我市民生領域改革、城鄉融合改革精彩紛呈,成績耀眼。千陽矮砧蘋果面積全國最大,眉縣獼猴桃產量全省第一,隴縣羊乳智能加工水平全國領先,這是我市完善縣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深化縣域經濟發展帶來的豐厚回報。全市41家醫療機構40項檢驗項目實現全省互認,集體經濟補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經驗得到人社部肯定。
我市堅持把培育壯大主導產業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第一抓手,鳳縣林麝存欄量全國第一。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數量全省第一。隴縣被確定為碳匯產業示范基地建設試點縣,麟游縣、鳳縣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有序推進,全市“撂荒地”改革經驗得到中省推廣。

新的一年,我市將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分解細化236條改革事項,聚焦重點發力、精準施策破題,披荊斬棘、揚帆遠航,為寶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提供全方位支持。

編輯:裴夢影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