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我們的水果好吃,其實秘訣在這里。我們給瓜果上的都是雞糞、羊糞、油渣等有機肥,最大限度保證水果的營養、品質和口感。平均每畝地要上兩噸左右有機肥,每畝地比普通種植戶多投入3000多元。”日前,在陳倉區綠豐源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劉玎濤對記者說。
很多人對綠豐源都比較熟悉,這個最初以蔬菜種植和銷售起家的合作社,如今已是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基地、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去年,綠豐源種植的甜瓜、西瓜和葡萄入選寶農優品。于是,我們專程來到綠豐源現代農業園區,探尋優品后面的種植故事。

走進甜瓜種植大棚,一眼望去,大棚內的瓜蔓長得整整齊齊,不僅“個頭”一樣高,連結瓜的層次都一樣,從地面往上三層,每層大概間隔30至40厘米。大棚內水肥一體化、噴灌、滴灌技術,讓人大開眼界。
“我們是參照工業的標準來做農業的。我們按照標準化種植技術規范,蔬果從選種、育苗到種植、施肥、采摘,都按照綠色種植標準要求去做。大棚的增溫補光都在手機上操作,病蟲害防治用的是無害化綠色防控技術。你看,這些黃色的粘蟲板和地上的煙熏灰燼,都是防蟲的。”劉玎濤說。
此外,園區引進設施蔬果有機基質栽培技術、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推廣使用昆蟲授粉技術、物聯網技術和二維碼追溯體系。目前,園區共有9種蔬菜、水果獲得了綠色產品認證,甜瓜、西瓜和葡萄就包含在內。綠豐源的西瓜皮薄、汁多,甘甜爽口;甜瓜富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C、β-胡蘿卜素等;葡萄的含糖量高達10%至30%。2023年,綠豐源現代農業園區成功創建為陜西省5個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示范基地之一。
走在園區,就像是在旅游景區漫步,路面干凈整潔,頭頂是千米葡萄文化長廊,兩邊除了一個挨一個的種植大棚,還有垂釣園、游樂園、采摘園等。據悉,早在2022年,綠豐源就已經成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它也是我市首個創建A級景區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目前已是我市農旅融合的典范。
采訪的時候,記者碰到了來園區旅游觀光的西安人張阿姨。當天她和朋友在園區采摘了一些普羅旺斯西紅柿,又吃了柴火雞。她告訴記者,今年夏天她還要多帶些朋友來,專門吃綠豐源的西瓜。
記者感言 寶農優品,個個精品。綠豐源以工業標準做農業,標準化的種植模式、先進的種植技術、現代化的物聯網技術應用等,在成就了綠豐源精品農產品的同時,更打造了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樣板。綠豐源的實踐證明,當農業跳出單一生產維度,與生態保護、文化傳承、休閑消費深度融合,便能釋放出推動鄉村振興的乘數效應,為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創新樣本。
寶雞融媒記者 王玲

編輯:姚婷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