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融媒 劉建偉)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個禮敬先祖、慎終追遠的傳統節日里,我們以不同形式掃墓祭祖,寄托哀思。令人遺憾的是,每年清明時節,在祭掃中因焚燒香燭紙錢、燃放煙花爆竹而引發的火災時有發生,一些“豪華”祭品滋生的攀比風令人咂舌,讓這個傳統節日少了清澈明靜。
清明祭掃重于“情”不應拘于“形”。傳統的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祭掃方式,不僅帶來環境污染,加劇火災隱患,更讓思念變為慘劇,與我們慎終追遠的本意相違背。一束菊花、幾枝百合,既莊重又環保;"云祭掃",讓無法返鄉的游子通過網絡獻花、點燭、留言,實現"遠程追思";"鮮花換紙錢"服務,以文明方式表達自由真誠的追思,這些文明祭祀新形式或許更能表達對逝者的深情緬懷,這正是我們應該大力倡導的文明新風。
清明祭掃重于“心”不應偏于“比”。近年來,清明祭掃中,越來越多的“豪華”祭祀品不斷涌現,“跑車豪宅”“金山銀山”“名表首飾”,這些看似是對逝者的深切思念,而背后卻是盲目攀比、愛慕虛榮的心理作祟。追求闊綽的祭奠方式,缺失了最真摯的情感寄托,讓慎終追遠的清明文化變了“味”。真正的緬懷,是內心深處的誠敬與思念,是心懷哀思,對逝者的精神傳承,是對先輩真誠的告慰。
祭祀的真正意義在于緬懷先人、傳承家風,無論風雨,我們對先人的情感永遠不變,讓鮮花與綠意成為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讓文明與環保成為我們行動中最亮的底色,讓清明成為每個人心中真正清澈明凈的“清明”。

編輯:王可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