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寶雞陳倉,古老的社火臉譜正通過靈動可愛的“社火娃娃”,走入更廣闊的生活場景。
推動這一變化的,是陜西社火臉譜繪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薛亞兵。十余年間,他走出了一條從琢磨“賣馬勺”營生,到打造“社火娃娃”IP、推廣寶雞社火文化的傳承新路。

薛亞兵正在繪制馬勺(央廣網記者 侯凱奇 攝)
“馬勺”,繪有社火臉譜的傳統木勺,曾是薛亞兵傳播技藝的主要載體。“過去,心思全在如何把馬勺畫好、賣出去。”他坦言。那時他以為,文化的傳承就在一個個精心繪制的馬勺售出之間。
然而,單純的復制和簡單移植,漸漸讓他感到分量不足。
一次參加全國旅游商品大賽的經歷觸動了他。“觀眾的興趣不只是買一個工藝品那么簡單。”這讓他開始思考突破。他嘗試將臉譜圖案應用在小鏡子等日用品上,拓寬接觸面。
“思路慢慢打開。”薛亞兵說,“臉譜是寶雞社火的靈魂,要做成更多元的文創產品。”
去年,凝視著陳倉社火獨特的紋路,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在他心中點燃:不能僅停留在產品層面,要提煉臉譜精華,打造一個有生命力的文化IP。
“社火娃娃”由此應運而生。
為了找到最能傳遞文化精髓的姿態,他反復打磨,光是造型就打了快20個版,最終定格在娃娃雙手捧舉的動作上。“社火源于祭祀,寓意神明賜福人間,‘雙手捧舉’正表達‘神把祝福奉給你’的核心意象。”薛亞兵闡釋道。這一設計成功將傳統臉譜的精髓,轉化為了面向未來的文化標識。

社火臉譜文創背包(央廣網記者 侯凱奇 攝)
創新的腳步未曾停歇。薛亞兵深知載體單一的限制,正積極推動“社火娃娃”融入陶瓷擺件、彩繪餐具、背包乃至本地美食包裝等多種生活產品和文化活動。
創新成果正悄然融入生活。在即將舉行的寶雞馬拉松上,賽事獎牌融入他精心設計的四款融合社火臉譜元素,寓意“鎮宅”“招財”“祈福”“出入平安”,將隨跑者的腳步傳遞文化魅力;而在傳統的陳倉社火巡游里,他設計的“辣子財神”等吉祥物形象深受鄉親喜愛,成為爭相扮演的熱門角色。
“看到大家拉著‘社火娃娃’周邊合影,說明群眾真正接受了它作為社火的新符號。”薛亞兵欣慰地說。
薛亞兵常說:“文化傳承不能等運氣,得‘趕著走’,得主動推著走。”這份緊迫感,化作他給自己定下的“硬杠杠”:“一年必須出一款新產品!”這不僅是自我鞭策,更是對市場的敏銳把握。
他善用新興渠道,“借船出海”,網紅直播間里印著社火臉譜的搟面皮,曾創下10分鐘售出30萬份的佳績。“文創直播極大提升了非遺的知名度,”他表示,同時也在著力拓展自有品牌。
“我們升級臉譜IP,就是要像打造國際知名品牌那樣,讓它成為一見便知的‘陜西文化符號’。”如今,薛亞兵的目光更加長遠。
從“賣馬勺”求生存,到“創IP”尋突破,再到執著于打造承載傳統文化的標識,這位陳倉社火的“守藝人”,步履不停,用一款款應時而生的新品,探索著非遺融入當代生活的密碼。當社火文化以更親切的方式融入日常,點亮群眾的笑臉時,這條“趕著走”的傳承之路,也映照出了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與希望。(來源:央廣網)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