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融媒 康健)新學期,校園餐飲質量與監管落實情況成為眾多學生家長關注的焦點。帶著家長們的疑問,筆者采訪了我市相關職能部門。
筆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我市積極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工作,經過不懈努力,至2022年全市910余所涉餐學校及4家校外供餐單位已實現該系統的全覆蓋。其間,共架設1699路網絡專線,安裝2200余個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安裝在學校和供餐單位的食品操作間,可實時監控食品加工全流程及操作間衛生狀況,讓校園餐飲制作過程全程處于“陽光監督”之下。

今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進一步推動“互聯網+明廚亮灶”功能升級。截至9月1日,已有588所學校完成升級。升級后的AI攝像頭算法得到顯著提升,可精準識別并抓拍12類違規行為。比如操作人員在工作區抽煙,未按規定佩戴工作帽、口罩等行為都能被精準捕捉。此外,我市還要求各學校在食堂入口等醒目位置張貼“放心餐飲社會監督二維碼”,師生、家長通過掃碼可實時查看后廚操作情況、食材來源及處理過程。這一舉措拓寬了社會監督渠道,形成“政府監管、社會監督、學校自律”三位一體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在渭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橋南所的一體化監管綜合平臺前,筆者看到平臺正高效運行,對轄區內所有設有食堂的學校實現實時監控。當畫面切換至某小學后廚時,工作人員規范有序的操作清晰可見。調度平臺工作人員不僅可以通過屏幕隨時開展遠程巡查,還能借助語音設備進行實時喊話,對發現的違規行為及時做出糾正。
“監控平臺能夠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監控校園食堂操作間的不規范行為,即時反饋給監管人員,監管人員會通知學校立即整改。”市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系統借助AI算法,對圖像和視頻數據進行分析,實現對校園食堂后廚的智能化監測與食品衛生安全監管。除了全天候值守,還具備智能識別違規行為的能力,一旦發現問題便立即觸發警報,并將信息實時推送至監管終端。過去,后廚時常出現生熟食品混放這類易引發交叉污染的隱患,如今AI攝像頭能通過圖像識別精準判定違規狀態,即便在忙碌的備餐高峰期也能實時抓拍,讓監管部門第一時間督促整改。
“互聯網+明廚亮灶”在傳統“明廚亮灶”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它通過視頻監控和互聯網技術,對食堂后廚等場地情況進行實時直播。這一舉措實現了全方位透明、全天候“云監督”,是推動學生和家長深度參與學校食堂管理、強化監督效能的有效方式,更是確保師生吃得干凈、健康、安全的有力保障。

編輯:楊青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