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寶雞市渭濱區經二路蒲公英社區工廠,幾名婦女手中銀鉤翻飛,一簇簇毛線在她們手中化作盛放的“永生花”,身旁的展架上,針織掛件琳瑯滿目。

9月17日,在寶雞市渭濱區經二路蒲公英社區工廠,群眾在制作針織制品。
該社區工廠負責人袁湛韜說:“去年的全國藝術體操錦標賽上,由我們社區工廠制作的‘永不凋零的花’頒獎花束讓西府手藝驚艷全國,知名度更高了,為我們帶來了更多訂單。”
如今,一支以婦女為主體的超千人的鉤編隊伍已然成型,覆蓋全市50余個社區(村)。
類似的社區工廠在寶雞各地不斷涌現,成為當地穩就業的重要力量。政府牽頭整合資源,為企業和居民搭建平臺,讓更多人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夢。
今年以來,寶雞市按照全省聚力打好穩就業促增收硬仗總體部署,以“人社工作進園區”為抓手,緊盯關鍵指標強發力、聚焦重點領域求突破,堅持任務清單化、責任具體化、時間節點化、調度常態化,八策共施強攻堅,以沖鋒姿態打好穩就業促增收硬仗。
政策組合拳打出就業“新天地”
今年以來,城鎮新增就業35739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4.2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超額完成全年任務……這份亮眼的“就業成績單”背后,是寶雞市打出的一套穩就業促增收政策“組合拳”。
前不久,在岐山縣智慧零工市場,求職人員王拉懷通過“岐山就業”微信公眾號填寫求職信息。去年,岐山縣建立智慧零工市場后,像王拉懷這樣的求職者有了新選擇。
“現在,我已經是寧波盛泰公司的員工了,工作穩定。”王拉懷說。
岐山縣智慧零工市場是寶雞市創新就業服務模式的一個縮影。
目前,寶雞已新建零工驛站及“家門口”就業服務驛站22個,構建“寶AI快工”就業信息多矩陣發布模式,實現就業服務“零距離”。
“我們堅持任務清單化、責任具體化、時間節點化、調度常態化,八策共施強攻堅。”寶雞市人社局局長高清苗介紹,這“八策”包括訪企拓崗穩就業、服務入園區促發展、挖潛擴總量兜牢底、提技強供給破瓶頸、服務數智化優匹配、幫扶更精細保重點、維權強保障防風險、擴源抓支點促增收,八策共施,穩就業促增收。
在隴縣蘇陜工業園,一場場縫紉專業技能培訓如期舉行。這是隴縣積極服務新入園企業的創新舉措——把課堂開在車間,邊生產邊培訓,面對面講解示范,手把手指導操作,使參訓學員盡快掌握縫紉技術。
“這種培訓方式很實用,我們既能學到技能,又不耽誤工作。”學員雷秀云說。
不僅是隴縣,今年以來,寶雞市各縣區陸續開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將涉及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網約服務等產業的309個職業納入補貼范圍,共實施政府補貼性培訓1萬余人次,有效破解就業難題。
特色品牌托起增收“致富夢”
日前,在千陽縣,150名蘋果種植戶進行了一場特殊的考試——陜西省蘋果產業高技能人才培訓班暨千陽蘋果師傅職業技能等級考評。
“考試合格后,咱就有了‘文憑’。拿著這張‘市場通行證’,人家也就認可咱了。”參加考評的千陽縣景千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文軍說。李文軍曾帶著團隊前往新疆、甘肅等地幫助當地建設蘋果園,雖技術過硬,但因缺乏權威認證,業務拓展受限。
通過考核的種植戶不僅獲得了專業技能認證,還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千陽縣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廣“千陽蘋果師傅”特色品牌,為持證師傅提供優先用工機會以及技術指導服務,幫助他們實現從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的轉型。
“此次職業技能等級考評工作,標志著千陽縣蘋果產業人才隊伍建設邁入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發展新階段,助推‘千陽蘋果師傅’品牌走出陜西,成為行業標桿,打開更廣闊的市場。”千陽縣人社局副局長高碧霞說。
這是寶雞市勞務品牌建設的一個生動案例。目前,寶雞共培育發展勞務品牌38個,帶動40余萬名城鄉勞動力就業,實現“每縣有特色、每縣有品牌”。
此外,寶雞市通過“人社+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工作模式,深化蘇陜勞務協作。今年以來,寶雞市開行“點對點”勞務輸出專車86車次,護送外出務工勞動者3206人。
精準服務架起民生“連心橋”
就業是民生之本,寶雞市始終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
在扶風縣,一套“334”招工服務機制高效運轉。3條專線聚合力——縣鎮村縱向聯動貫通專線、區域橫向勞務協作專線、社會資源輻射合作專線;三張清單強根基——企業崗位需求清單、人力資源供給清單、動態匹配清單;四措并舉提質效——加密招聘活動、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共享用工”、加力公共服務。
這套機制有力保障了比亞迪等重點企業用工,助力企業穩產高產。
“上半年,我們挖掘崗位信息8000多個,保障縣內重點企業用工6000余人。同時,我們與13所職業院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同2所高校共建共享就業實習基地。”扶風縣人社局副局長顏高亮說。
岐山縣持續開展“三進三送”直播帶崗;陳倉區組建“人社之聲宣講團”赴鎮街巡回宣講;鳳翔區深入企業解決用工問題……這樣的精準服務在寶雞各縣區已成為常態。
在根治欠薪方面,寶雞市實施“聚力治欠·護薪為民”專項行動,累計培育安薪項目26個,全國根治欠薪反映平臺線索時效內辦結率100%,切實保障了農民工“安薪”就業。
從政策扶持到品牌打造,從技能培訓到權益保障,寶雞市正以“千方百計”的務實舉措和“用心用情”的為民情懷,織密就業保障網,托起百姓幸福夢。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我們將繼續以‘人社工作進園區’為抓手,打好穩就業促增收硬仗,讓更多群眾端穩就業‘飯碗’、鼓起增收‘腰包’。”高清苗說。(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