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運城博物館考察,詳細了解運城有關人類起源和中華文明早期歷史發展等。

他強調,博物館有很多寶貴文物甚至“國寶”,它們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運城,古稱“河東”,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在這里,發現了約4500萬年前的“世紀曙猿”化石,把高等靈長類動物的起源向前推進了1000萬年。

在這里,發現了243萬年前人類最早用火的證據,燒骨和帶有切痕的鹿角,閃耀著古人類的智慧之光、文明之光。

在這里,堯舜禹以及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朝先后建都,孕育出中國最早的農耕文明。
數千年的文明進程給運城留下了豐厚的文物資源,運城博物館內,一件件展品,為后人講述著中華根祖文化的歷史滄桑。
文化有根,文明有源
讓世界讀懂中國,中國先要讀懂自己
山西是全國聞名的文物大省,一處處飽經滄桑的文化遺產如璀璨星光點綴在浩瀚無邊的歷史長河之中。據不完全統計,山西現有不可移動文物53875處,全國排名第四;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1處,居全國第一;古建筑28027處,約占全國十分之一。

云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云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習近平2020年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時的講話

發展旅游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
——習近平2020年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時的講話

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習近平2022年1月26日至27日赴山西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的講話

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
——習近平2023年5月16日在考察運城博物館時的講話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云哲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