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晚,市民陳女士(化名)突然感到上腹部持續性疼痛,惡心感明顯,煎熬了一晚上,陳女士第二天便來到寶雞市中醫醫院消化內科1病區進行胃鏡檢查,發現她胃里有一個10×8厘米大小的結石。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陳女士平時喜食酸甜口的食物,今年新上市的紅山楂,酸酸甜甜,完全戳中她的“味蕾”。于是當天,她便買了2斤山楂回來吃。品嘗了山楂后的她胃口大開,當天又吃了一些其它水果如桔子、獼猴桃等,晚上她還吃了一些紅薯、魚、肉等豐盛的食物。當天晚上凌晨3點,陳女士被胃部脹痛驚醒,輾轉反側,雖然在家中翻出了一些促進胃動力的藥物服用,但癥狀緩解并不明顯,還出現了呃逆的癥狀。面對這種情況,陳女士不敢大意,于是急忙前往寶雞市中醫醫院消化內科1門診尋求幫助。

陳女士治療前,胃結石合并潰瘍


A病人治療后復查結石溶解,潰瘍愈合
接診醫生在了解到陳女士的情況后,認為陳女士很可能是由于過量食用鮮山楂加高蛋白質食物導致的“胃結石”。陳女士百思不得其解:“都說多吃山楂可以促進消化,怎么反而會形成結石了呢?”
原來,山楂中含有一種叫做鞣酸的成分,同時還含有樹膠、果膠和膳食纖維。當人體過量攝入山楂時,鞣酸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一種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內,這些沉淀物會與胃內的其他食物殘渣混合在一起,最終形成胃結石。而陳女士在胃蠕動時胃壁同結石摩擦,引起胃粘膜糜爛、潰瘍,從而引起其各種不適。

科室針對陳女士的病情,制定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案。其中,一劑特殊的藥方讓陳女士忍俊不禁。科室要求其每日喝兩瓶可樂,一天喝1升,而這原因嘛,正是因為可樂中的碳酸氫鈉(NaHCO?)具有粘液溶解效果,能幫助溶解胃結石,促進胃腸動力。另外中醫辨證以軟兼散結、排石治療為主,為其開具對癥的中藥方,經過5天的規范治療,陳女士再次復查胃鏡時,結石已經完全排出,潰瘍好轉明顯。

近段時間,香甜軟糯的柿子、酸甜可口的山楂紛紛上市,成為不少市民秋冬季的“寵兒”。而寶雞市中醫醫院消化內科1病區就在短短一個月時間接連接診近20例因食用鮮山楂、柿子而導致胃部不適,甚至出現“胃結石”的患者。分析科室近期胃結石患者共同特點;一、短期內進食大量山楂、柿子等,尤其是空腹狀態、酒后吃;二是同時吃酸性的水果較多且雜;三是同時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魚、肉等。這些可能都是引起胃結石的原因。

B病人胃結石

B病人治療后

C病人治療前

C病人治療后
胃結石是因進食某種物質后在胃內形成的石性團塊狀物,又稱胃結石。形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小的如乒乓球,大者似鴕鳥蛋。按其組成成分不同可分為植物性、毛發性和混合性3種,臨床上最多見的是植物性的胃結石,常見的有胃棗石、胃柿石及胃山楂石。
胃石形成后,機械性摩擦胃壁及壓迫胃壁影響血運,引起上腹部疼痛,易合并胃角潰瘍,可發生胃潰瘍大出血、胃潰瘍穿孔等嚴重并發癥,也有合并腸結石梗阻者。
植物性胃石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內鏡治療及手術治療。植物性胃石成分不同,病程長短不同,體積的差異,都會影響到治療效果。因食用柿子、山楂而形成的胃石,質地脆且硬,內鏡下治療相對容易;而對于黑棗形成的胃石,質地軟,內鏡下治療最為困難。內鏡下治療胃石方法較多,可以在鏡下用異物鉗反復咬割、鉗切、再用圈套器進行分割成塊狀,并反復用水沖洗,讓其自然排出。單純內鏡下治療有時無法使植物性胃石完全排出。藥物治療可改變患者胃的內環境,使胃石松軟、溶解、變小,提高胃動力功能,促進其自然排出。因此,藥物治療在植物性胃石治療中是必不可少的。
而科室近段時間接診的近20例胃結石患者通過中西醫結合藥物進行治療,均較快地緩解了腹痛、惡心等消化道癥狀緩解,治療5-7天左右患者復查胃鏡結石完全排出,潰瘍好轉。避免了患者行胃鏡及手術治療,治療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花費少。
科室主任、副主任醫師張少瑜介紹道:胃結石屬中醫“胃痛”范疇,中醫認為本病與食積有關,發現后及時在中醫師的指導下用消食化積的中藥將結石分解后排出效果顯著,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同時,建議市民在食用山楂、柿子、黑棗等食物時,應盡量在餐后食用,同時避免與蝦、蟹、魚等高蛋白食物以及桔子、獼猴桃等酸性水果同時食用。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脹滿、惡心或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

張少瑜,消化內科1病區主任,副主任醫師,1997年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中醫臨床醫學專業,同年進入寶雞市中醫醫院內科工作至今。2003年-2004年于西京醫院消化內科進修。陜西省名老中醫曾升海師帶徒弟子、寶雞市中青年名中醫、寶雞市中醫內科分會秘書。2008年-2011年參加全國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驗繼承工作繼承人。已在《陜西中醫》等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參與完成市級科研課題2項。獲寶雞市2011年“青年突擊手”稱號。
擅長急、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的現代醫學診治,能較好應用中醫藥理論辨證論治中醫脾胃、肝病,臨床療效較好。
24小時在線就診咨詢電話
張少瑜副主任醫師:18191795519
門診時間:周一全天
門診地點:門診樓3樓308室
(來源:寶雞市中醫醫院)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