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外賣成為不少年輕人日常飲食的選擇,無堂食外賣更是發展迅速。然而,大量藏身于街巷深處的外賣商家,由于地理位置隱蔽,處于監管盲區,衛生條件參差不齊,“臟外賣”事件屢屢曝光,嚴重威脅著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更擾亂了餐飲行業的公平競爭秩序。
近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出全國首個聚焦無堂食外賣全鏈條服務的團體標準《無堂食外賣經營服務規范》,以“實時視頻監控”為破題點,要求商家對食品加工制作過程進行實時視頻監控,將后廚加工過程置于“聚光燈”下,讓消費者通過手機屏幕化身“云監工”,實現從“看不見的擔憂”到“看得見的安心”的跨越。
標準的制定僅僅是開端,如何讓標準真正落地生根,實現常態化、長效化監管,才是守護外賣食品安全的關鍵所在。監管部門作為食品安全的“守門人”,需進一步強化日常巡查與抽查力度,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互聯網智能監測等手段,實時抓取與分析商家數據,精準定位風險點,實施靶向監管,提升監管的科學性與精準度。
網絡餐飲服務平臺不能僅將自身定位為“接單派單”的中介,而要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優化“陽光廚房”展示區,確保監控畫面高清流暢,并配合監管部門,做好商家信息、后廚監控畫面等內容的公示工作,暢通消費者監督反饋渠道。
消費者作為外賣食品安全的直接感受者,在點餐時,要主動查看商家公示信息,選擇有透明后廚展示的商家。同時,借助社交媒體等渠道,傳播食品安全知識與優質商家信息,倒逼商家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當前,各地積極探索無堂食外賣監管方式,杭州市通過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員、哈爾濱市通過打造無堂食外賣規范經營集中區等舉措,多管齊下,共同織密監管網絡。這種“以公開促規范、以透明贏信任”的治理邏輯,為更多優質企業騰出發展空間,促進了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外賣食品安全不僅關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還影響著外賣行業的長遠發展。只有監管部門、網絡平臺、消費者等多方攜手,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共治格局,讓陽光照進每一間“隱形廚房”,才能讓百姓指尖點下的期待,化作味蕾上真實的安全與滿足。(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