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起充電寶在飛機上起火事件敲響安全警鐘,中國民航局近期發布“充電寶無3C認證不能上飛機”新規,充電寶安全問題引發熱議。
在“機不離手”的當下,充電寶已成為人們生活的“續命神器”。暑期出游,常帶在身邊的充電寶,卻因部分廠商使用劣質電芯的短視、銷售平臺的審核敷衍、監管的滯后,變成了“違禁品”。
執行“充電寶無3C認證不能上飛機”新規,目的在于及時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這很有必要,也不容置疑。但毋庸諱言,最直接的受害者首先是消費者。有不合格充電寶“傍身”,意味著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隨時可能受到威脅。既然如此,難道不應該從源頭上確保充電寶是合格的嗎?
充電寶安全問題折射出質量強國建設的緊迫性。質量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同時也是市場競爭出來的。不合格的充電寶能流入市場,至少暴露了充電寶從生產到監管還存在不少漏洞,問責的“板子”必須精準打在從生產、質檢到市場監管的每一個責任環節,而不是讓消費者為劣質產品買單。
企業作為責任主體,應主動作為,建立違禁充電寶回收點,提供以舊換新、免費檢測等服務,而非將風險推給消費者。
監管層面亦需靈活施策。對于新規實施前的合格老款充電寶產品,可發放臨時通行證,避免合規產品無辜“躺槍”。同時,應強化充電寶3C認證的動態監管,對偷工減料者嚴懲不貸,讓以次充好者無路可走。只有完善充電寶全鏈條追溯機制,確保問題產品召回高效精準,才能從源頭上消除隱患。
消費者亦需提升安全意識。購買充電寶時,查看3C標識是否清晰;使用充電寶時,留意是否過熱;發現充電寶鼓包等異常時,立即停用;遇到被召回的充電寶退不了等問題時,果斷撥打12315維權,不讓劣質產品有可乘之機。
而機場等公共場所,最好能增設充電寶查驗臺、提供免費暫存服務,既保障旅客安全,又體現人文關懷。
安全容不得半點僥幸。唯有各方協同發力,以管理智慧的“蓄能”全鏈條應對安全挑戰,方能讓出行的腳步更加安心。(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