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科研技術團隊為哈薩克斯坦“量身定制”120多個優質小麥品系,這些“中國種子”較當地品種最高增產60%。楊凌示范區積極與中亞國家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合作,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建設了14個海外農業科技示范園,完成了110多個優良農作物品種的對比試驗和高效栽培技術示范,大大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
穿過古老的絲綢之路,陜西依托農業技術優勢深化與中亞國家等的合作,助推中國國際“合作版圖”不斷擴大,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力。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科技創新正成為進一步激發共建國家合作潛能的有效抓手。通過推廣良種和先進農機裝備,楊凌示范區與瑞士、哈薩克斯坦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推動產業合作顯現高質量發展態勢,農業國際合作不斷向縱深拓展。
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匯聚各方資源。推動企業從“本土創新”邁向“全球賦能”,開啟“技術出海”新征程,能夠充分釋放企業創新活力,推動企業融入全球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同時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由“大寫意”進入“工筆畫”,由“硬聯通”擴展到“軟聯通”。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進一步擴大國際“合作版圖”,推動科技合作再上新臺階,青年科技人才是重要力量。依托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和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等涉農人才培養平臺,楊凌示范區舉辦了120多期農業技術援外培訓、專項培訓,數千名海外青年來到農科城學習新技術,感知三秦文化生活。他們又帶著“中國經驗”活躍在全球農業領域,促進了國際農業技術交流互鑒,也密切了中外青年日常交往。
深耕絲路沃土,開創國際合作美好未來,要進一步以科技協同創新、產業技術推廣帶動貿易暢通、民心相通,讓陜西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友誼之花越開越燦爛。(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