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當三千年前的禮樂余韻與新時代的文明交響在渭水之濱相遇,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在寶雞徐徐鋪展。5月17日至20日,以“周風雅韻 禮行華夏”為主題的2025年寶雞市周文化旅游節盛大舉行,這座承載著華夏文明基因的城市,正以創新之姿讓周文化煥發新生,為地域文化傳承、文旅產業發展和城市品牌塑造書寫濃墨重彩的篇章。

開幕式現場
深耕地域文脈 描繪文化高地新圖景
八百里秦川風起云涌,三千載文脈源遠流長。寶雞,這片浸潤著周文化精髓的沃土,是周王朝崛起的搖籃,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周原遺址的殘垣斷壁間,依稀可見西周王朝肇興時的雄渾氣象;青銅器上斑駁的銘文,訴說著禮樂文明的輝煌燦爛。何尊內壁鐫刻的“宅茲中國”四字,不僅是“中國”一詞的最早文字記載,更將寶雞與華夏文明的根脈緊緊相連,使其成為每一位中華兒女心馳神往的精神家園。

多項活動精彩紛呈
本屆周文化旅游節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與格局,首次將“周文化”作為貫穿始終的靈魂主線。5月19日晚的開幕式現場,石鼓山上華燈初上,古韻流轉。四言詩經體《寶雞賦》在舞臺上緩緩吟誦,“岐嶷周原,姜水湯湯。文明肇始,禮樂之光”,鏗鏘的韻律、優美的詞句,將寶雞的歷史文化、秀美山川與薈萃人文娓娓道來,仿佛一幅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在觀眾眼前徐徐展開。未來3至5年,寶雞將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周文化IP,讓“周禮之鄉”的文化品牌熠熠生輝,在華夏文明的星空中綻放獨特光芒。
“我們希望通過本屆旅游節,讓周文化走出典籍、走出博物館,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寶雞走向世界的閃亮名片。”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魏昕林的話語中飽含期待。為實現這一目標,旅游節匯聚了各方力量,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省文物局等省級部門單位負責同志來到現場,陜甘川寧毗鄰地區及周邊省份重點旅游城市、周文化相關城市文旅單位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周文化傳承發展大計。
精研文旅融合 打造產業發展新標桿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時代浪潮中,如何讓沉睡的文化資源“活”起來、“火”起來,是各地探索的重要課題。本屆周文化旅游節匠心獨運,精心策劃十大主題活動,通過文藝展演、沉浸體驗、互動交流等多元形式,將周文化的深厚內涵轉化為可感知、可體驗、可參與的文旅產品,為文旅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古人”穿越時空來赴會
步入陳倉老街“周風古集”,時光仿佛倒流三千年。隨著激昂的擂鼓聲響起,“武王開市”表演震撼登場,威風凜凜的“將士”列隊而立,婀娜多姿的舞者翩翩起舞,生動再現了西周集市的熱鬧繁華?!爸茱L禮序”環節中,冠禮、笄禮、婚禮等周代禮儀依次展演,莊重典雅的儀式、古樸考究的服飾,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周禮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東嶺廊橋上,社火臉譜、鳳翔泥塑、千陽刺繡等20余個寶雞非遺項目爭奇斗艷,身著周制深衣的攤主們一邊展示精湛技藝,一邊講述非遺故事,非遺文化與周文化相互交融,綻放出迷人光彩。
周服秀活動負責人李彤說:“為了還原西周集市的場景,我們翻閱大量典籍,走訪多位專家,反復打磨每一個細節??吹接慰蛡兂两渲?、流連忘返,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滿滿的成就感。”
實景古韻國潮華服秀堪稱一場視覺與文化的盛宴。300余名演員身著以青銅器紋飾、青花瓷圖案、戲曲元素、飛天形象、剪紙藝術為靈感設計的華服,在陳倉老街茵香河畔款款而行。燈光璀璨,水波瀲滟,鐘鼓之聲與悠揚古樂交織,勾勒出一幅美輪美奐的國風畫卷。許多市民游客也身著華服參與其中,共同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
中學生王雨桐在參與表演后興奮地說:“穿上這身華服,仿佛穿越回古代,親身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要把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同學,讓他們也愛上傳統文化?!?/span>
“詩經里的寶雞”配樂朗誦活動則帶領觀眾穿越千年詩韻。朗誦愛好者們以歌伴舞的形式,深情吟誦《詩經》經典篇章,將詩歌背后與寶雞相關的歷史故事、風土人情娓娓道來。臺上臺下齊聲吟誦,仿佛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古老的《詩經》在寶雞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市周文化愛好者袁博說:“在朗誦和傾聽中,我深刻感受到寶雞與《詩經》的不解之緣,也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這樣的活動就像一座橋梁,連接起過去與現在。”

智能機器人成為亮眼明星
值得一提的是,一款名為“周周”的智能機器人成為周文化旅游節上的亮眼明星。研發團隊以周文化為靈感源泉,自今年2月起精心雕琢,賦予其AI大模型智能巡航系統與語音交互功能,搭載DeepSeek與豆包雙模型,使其兼具智慧與溫情?;顒蝇F場,“周周”邁著靈動步伐,以親切活潑的語言為游客講述周文化故事。無論是周公制禮作樂的典故,還是何尊銘文背后的深意,“周周”都能信手拈來、生動演繹。它還能與游客自然互動,時而握手問好,時而俏皮調侃,引得眾人紛紛駐足圍觀、拍照打卡。
市民周紅霞笑著說:“這小家伙肚子里裝的學問可不少!原本難懂的歷史知識,經它一講,變得有趣又好記,科技和文化結合得太妙了!”陜西鼎宇集團總經理馮振華說:“我們希望通過科技手段,讓古老的周文化以更鮮活的姿態走進大眾,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span>

音樂會上的歌舞表演引人入勝
此外,“‘音’你而來·拾光寶雞”本地音樂團體演出將傳統樂器與現代音樂巧妙融合,奏響中國風旋律;《印象·大周》通過創意展銷、典故演繹、周樂展演等活動,重現周代市井生活;“禮樂千年”周禮文化傳承展示通過“周服秀”、開筆禮等活動,讓傳統文化浸潤人心;大學生周文化創意展演、周文化COS動漫節等活動,則為周文化注入青春活力。全市262個點位同步開展的戶外公益電影放映活動,讓周文化的光影魅力走進千家萬戶。這些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了八方游客紛至沓來。據統計,旅游節期間,中國周原景區、周公廟景區等景點人氣爆棚,游客接待量與旅游綜合收入屢創新高,有力帶動了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為寶雞文旅產業注入澎湃動力。
統籌全域資源 鍛造城市品牌新名片
一場成功的文化盛會,離不開精心的謀劃與高效的統籌。為確保周文化旅游節圓滿舉辦,市委、市政府成立專項籌委會,從活動策劃、組織實施到宣傳推廣,全流程統籌協調、精細部署。市領導多次深入一線調研指導,對活動品質提出嚴格要求,為旅游節的高規格、高水平舉辦奠定堅實基礎。

“古韻國潮華服秀”驚艷亮相
在宣傳推廣方面,寶雞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傳播矩陣?;顒忧捌?,通過新聞發布會、媒體見面會等形式,提前預熱造勢;活動期間,中央、省、市各級媒體深入報道,運用圖文、視頻、直播等多元形式,實時呈現活動盛況。社交媒體上,寶雞市周文化旅游節話題熱度持續攀升,閱讀量破百萬次,一張張精美的活動照片、一段段精彩的視頻,吸引著全國網友的目光,讓“看中國,來寶雞”的城市品牌愈發響亮。
旅游節還特別注重全民參與,邀請勞動模范、道德模范、公安干警、環衛工人等各界代表參與開幕活動,讓城市建設者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受邀參加活動的李玉嬌激動地說:“作為寶雞人,看到家鄉的文化受到這么多人關注,我感到無比自豪。以后我也要當好周文化的傳播者,讓更多人了解寶雞、愛上寶雞!”這種全民參與的氛圍,不僅增強了市民的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更凝聚起共建城市品牌的強大合力。
寶雞市周文化研究會會長任周方難掩激動之情:“這次旅游節對周文化的呈現堪稱驚艷,它用創新的方式讓古老文化‘活’了起來,讓更多人領略到周文化的獨特魅力,這對文化傳承來說是一場及時雨?!?/span>

“武王開市”引爆現場
雖然2025年寶雞市周文化旅游節已經圓滿落幕,但周文化的傳承發展之路永無止境。這場文化盛宴留下的,不僅是精彩難忘的回憶,更是寶雞推動文化傳承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的堅定信心與堅實步伐。未來,寶雞將繼續深挖周文化內涵,以文化鑄魂、以旅游塑形,讓周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吸引更多人走進寶雞,探尋華夏文明之源,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寶雞融媒 毛麗娜 趙彬瑞

編輯:陳云哲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