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記者在寶雞市中心醫院看到,該院脊柱外科主任王新虎的辦公桌上,一沓手繪圖紙整齊鋪開,每一張上都清晰標注著截骨角度,宛如一張精密的作戰圖。

6月6日,在寶雞市中心醫院,王新虎團隊在進行術后病例分析。
前不久,王新虎帶領團隊憑借這沓圖紙,為一名強直性脊柱炎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成功實施了寶雞市首例高難度脊柱截骨矯形手術。這例手術讓患者“折疊”了38年的腰桿重新挺直,標志著寶雞市醫療機構在復雜脊柱畸形截骨矯形領域的技術水平躍上新高度。
今年53歲的撒俊(化名)家住隴縣,15歲時患上強直性脊柱炎。隨著病情發展,他的脊柱形成嚴重畸形、內臟嚴重受壓、心肺功能變得極差。
病痛給撒俊帶來雙重折磨:他無法平躺入睡、舉步維艱,非常自卑,社交成了痛苦的負擔。
“38年來,我沒敢想過能挺直腰桿。”回憶起患病這些年,撒俊說。
當撒俊輾轉來到寶雞市中心醫院時,脊柱外科團隊經測量,發現其脊柱后凸角度達106度,并存在重度呼吸功能障礙,手術風險極大。
“這類手術被稱為脊柱外科的‘珠穆朗瑪峰’,難點涉及多個方面,如術前評估、手術方案的科學制定、麻醉插管及麻醉管理、手術體位的擺放、截骨矯形的實施、術中出血的預防、脊髓神經血管的保護以及術后康復等。”王新虎介紹,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完全融合,缺乏正常解剖標志,術中椎弓根螺釘置入難度大,稍有偏差就可能損傷主動脈或脊髓,導致患者癱瘓甚至死亡。
為順利實施手術,該院迅速啟動多學科診療機制,最終決定手術時由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在患者清醒狀態下進行氣管插管。
“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疏漏,這是一場團隊協同戰。”王新虎說。
為確保截骨矯正的角度分毫不差,王新虎團隊利用CT數據3D打印出患者后凸畸形的脊柱模型,并在A4紙上打印出三維CT重建片子,在紙上標位置、畫角度……
“手術方案的制定可以說是醫學與藝術的結合。我們就像在做幾何題,用剪刀模擬手術刀,在紙上反復裁剪、拼接,計算最佳截骨位置和矯正角度。”王新虎說。
經過精心準備,一套個體化手術方案終于敲定。一場緊張的“生命重塑戰”在手術室展開。因為患者無法正常俯臥,脊柱外科全員出動,相互配合負責體位擺放、脊髓監測、截骨矯形臺下輔助復位等。手術中,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手術方案,醫生在患者腰部進行了2處截骨矯形,實現了70多度的后凸矯正。
“整場手術驚心動魄,患者出現了好幾次血壓、心跳下降。在麻醉團隊的精準護航下,每一次的意外都有驚無險。最終,手術歷時8個小時順利完成。”王新虎說。
術后CT顯示,患者脊柱后凸角度成功矯正至29度,身高從1.23米增至1.63米,心肺壓迫解除。術后一周,撒俊在支具保護下開始下床挺直腰桿活動。
“終于能平躺了!我現在也不自卑了,感覺生活又有了希望。”撒俊激動地說。
為了感謝脊柱外科醫護人員,患者的女兒特意將兩面錦旗送給了醫護團隊。錦旗上寫著“高手”和“靠譜!十分靠譜”。
“從2015年開展首例脊柱側彎矯形術,到如今挑戰重度后凸畸形,我們始終秉持‘工匠精神’為每例手術制定個體化方案。患者挺直腰桿走出醫院,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王新虎說。(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