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當第一縷晨光灑向渭河(寶雞段)金渭湖,寶雞市愛鳥協會會長許永亮已架好“長槍短炮”。“我今天要拍的是最近才發現的極危物種黃胸鹀。算上這個,渭河(寶雞段)出現的鳥類將增加到187種!”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興奮。

市民在金渭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跑步(資料照片)。
作為黃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自西向東從寶雞橫穿而過,渭河(寶雞段)沿岸225公里聚集了寶雞市近74%的人口。
許永亮就住在被寶雞人稱為“老橋”的渭河彩虹橋邊。“沒有改造前,河灘可沒人去。枯水期,河灘砂石裸露、蚊蟲肆虐;一到夏季,河水暴漲,幾乎要摧毀河堤。”許永亮說,正當他計劃搬家時,2000年,寶雞市在全省率先啟動渭河生態保護治理與修復,一期工程就從他家門口開始。
許永亮站在樓上,看著防洪堤修建起來了,河道疏通了,灌木、花草種下了,健身器材裝上了……在建設者的辛勤耕耘下,渭河寶雞市區段一天一個模樣。激動之余,他購買了一套攝影設備,開始了以渭河為主題的拍攝。
一天,許永亮的鏡頭里出現了一只翩翩起舞的黑鸛。他立刻按動快門,把這靈動的身影定格下來。從此,他便醉心于拍攝渭河鳥類,白天拍照片,晚上查資料,為鳥兒建檔案。
中華秋沙鴨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許永亮觀測,自2012年起,中華秋沙鴨每年都會來渭河邊越冬。“中華秋沙鴨是‘生態試紙’,對水質要求很高。它能留下來,是渭河治理成效的最佳證明!”許永亮發在朋友圈的這段話,獲得一眾網友點贊。
同樣,白尾海雕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繼去年冬天9只白尾海雕光臨寶雞后,今年,這些白尾海雕又“故地重游”,吸引了西安、貴州等地200多名愛鳥人士駐扎寶雞,一睹其“芳容”。
隨著渭河綜合整治的不斷推進,許永亮拍攝的半徑越來越大,“鳥兒檔案”也越來越豐富:渭河百里畫廊眉縣段,白天鵝在碧綠的荷塘里悠然自得;在千湖濕地,野化放飛的朱鹮展翅翱翔;在渭河落星灣濕地,紅嘴相思鳥嬌小的身姿與婉轉的叫聲讓人流連忘返……這些年來,許永亮帶領愛鳥人士、攝影愛好者在渭河沿岸拍攝到的鳥類占寶雞境內記載鳥類的76.8%,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64種。
如今,許永亮搬了家,但新家依然是“河景房”。每天推開窗,看著滿眼翠色中奔流的渭河,他心中無比踏實。(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