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日前閉幕的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指出,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做好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等各項工作,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推動民生建設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這為我市新時代民生建設繪制了精細藍圖。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以來,我市順應人民期待、滿足群眾需求,民生實事落地見效:城鎮新增就業2.8萬余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32萬人;改造提升11個市區重點片區、156個老舊小區;新增43個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24個教育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市中心醫院港務區院區開診運行;一系列有溫度、見實效的舉措,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必須拿出“繡花”功夫,做到精細精準,久久為功。在促進就業增收上,要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積極實施就業服務提質、職業技能提升、勞務品牌培育“三項工程”,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要積極推進農村居民增收三年行動,發展特色產業,激活農村電商、休閑農業等新業態,讓農民腰包鼓起來,生活有奔頭;要持續做好“一老一小”服務,推進縣級醫養結合體、“一鎮一養老院”和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落實好育兒補貼和保教費減免政策,開展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提質行動,實施城鄉公共空間適兒化、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進一步彰顯“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要加快口腔醫院高新院區等25個衛健項目建設,提升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服務水平,建成東城實驗學校等16個重點教育項目,推進縣區科技館建設,擴大體育場館開放共享范圍,提升城鄉健身場地設施功能,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要深化村集體經濟組織資助居民參保工作,落實“單人?!钡染戎?,提升殘疾人托養服務覆蓋率,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把一個個民生“問題清單”變為百姓的“幸福賬單”。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檢驗的是執政為民的初心,衡量的是治理現代化的成色。當前沖刺“十四五”、謀劃“十五五”已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站在新征程上,我們需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民生痛點作為工作重點,將群眾表情作為政策晴雨表,在就業、養老、教育、醫療等關鍵領域持續發力,只有讓民生答卷寫滿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共同繪就寶雞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新圖景。
寶雞融媒評論員

編輯:裴夢影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