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文明之光,循法治之道。
2022年5月1日起,我市正式施行《寶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條例》記于心、踐于行,也結出了豐碩成果。
城市交通有序、街道整潔如新、市民禮讓成風……文明行為融入日常點滴,折射出寶雞這座城市的蓬勃活力和獨特魅力。

陳倉區投用的智能垃圾回收設備
生活環境更友好
市民從“旁觀者”到“主人翁”,以行動反哺城市文明生態。
從“要我分”到“我要分”,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意識提高。在我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擺放整齊的四色垃圾箱,垃圾分類公益廣告設計精美、構思巧妙;社區里,功能完備的垃圾分類亭、智能垃圾回收設備陸續投入使用,市民自覺分類投放垃圾;走進校園,學生精心制作的工藝品、小發明琳瑯滿目,垃圾分類已成新風尚;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更是讓市民爭當“分類達人”……
從“放養”到“規范”,健康、安全、快樂、共享養犬更“護寵”。市民自備內含拾便袋、遛狗繩、犬牌的“工具包”,出門遛狗牽繩、避免近距離接觸小孩、老人、孕婦等人群成為共識,在一些社區里,形似小木屋的寵物糞便收集器安裝到位,隨手清理犬只糞便等文明行為成常態。
各個建筑工地也變身為“文明窗口”。錯落有致的綠色圍擋,醒目的安全生產標語,生動形象的環保宣傳畫,低噪聲的施工設備與降塵噴霧裝置等,逐步實現了建一座工程、美一片天地、暖一方人心的圖景。
健康文明常相伴
在享受發展紅利的同時,廣大市民文明健康生活的腳步從未停歇。
前不久,寶雞火車站廣場自助圖書館投用,渭濱區文化藝術中心城市書房正式運營,我市不斷新增的閱讀空間,使全民閱讀的氛圍更濃厚。我市傾力打造的“書香陳倉 文明寶雞 我領讀”等活動常態化開展,使市民在書香與鄉情中涵養精神氣質,閱讀成為可觸摸、可參與的生活方式。
我市眾多酒店、餐館內,設置了文明用餐相關提示牌及公筷、公勺,電子屏滾動播放著宣傳節約糧食的公益廣告。工作人員也會按顧客口味和意愿,合理為其推薦菜品,顧客按量點餐,將剩餐打包。
此外,我市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探索出“全域謀劃、婚俗改革、宣傳引導”移風易俗新路徑。截至目前,我市1164個行政村全部建立紅白理事會,明確紅白事參與人數、辦理天數、隨禮標準;636支紅白事服務隊、1734名鄉村能人參與紅白事引導、監督、管理,群眾婚喪嫁娶消費降低了三成;687個積分超市將紅白事新辦簡辦、文明家庭建設等納入了積分項目。
文明習慣漸養成
每逢節假日,我市各大景區游人如織,景區增配志愿者為游客提供貼心服務,游客有序排隊進入景區,文明參觀,不隨地丟棄垃圾,不隨意攀折花草樹木,更好維護景區生態環境、自然原貌和歷史價值。觸碰文物、亂涂鴉、大聲喧嘩、擁擠吵鬧等不文明行為逐漸減少,文明旅游成為美麗風景。
車輛禮讓行人、行人有序過馬路、市民乘車自覺排隊……寶雞的街道秩序井然,市民出行更有安全感。在上下班高峰期,在城區多個十字路口,交警勸導指揮,市民遵守交規,文明出行意識明顯提高。公交車上,乘客抓好扶手,不隨意走動、打鬧,輕聲交談;為老人、殘疾人、孕婦讓座,盡顯尊老愛幼、互助互愛的傳統美德;新能源公交車、共享單車普惠便捷,市民出行更環保、更綠色。
你瞧,文明標語隨處可見;你聽,稚子童聲傳遞正能量……三年時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如火如荼鋪開,崇德向善的力量持續匯聚,城市文明建設愈發可感可觸。
《寶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讓文明城市持續“保鮮”,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廣大市民紛紛表示,生活在天藍、水清、人美的城市,感到無比幸福和驕傲……
(寶雞融媒 董璐)

編輯:楊青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